10月5日,强台风“麦德姆”正面袭击雷州半岛,狂风暴雨席卷雷州市。面对天灾,雷州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482支党员突击队、应急抢险队逆风而上,全力抢险救援,在风雨和人民之间,筑起一道坚固的“红色堤坝”。
台风过境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按下生产生活“复原键”,清理路障、修复基础设施、排查安全隐患。
公安干警党员救援突击队在风雨中救援遇险群众。
向险而行,勇当风雨“逆行者”
狂风暴雨中,雷州市各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成为最美的“逆行者”。
“我们被困在面包车内,车内还有小孩。”5日12时29分,湛江市消防救援支队119指挥中心接到警情称:雷州市西湖街道华藏寺有7人(2个大人5个小孩)被困在面包车内,急需转移。
现场风力强劲,面包车左轮悬空,车身倾斜,旁边的桉树被吹得严重变形,随时可能断裂。情况危急,消防救援人员火速赶往现场。12时33分,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冒着暴雨抱出年幼孩子,将所有被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并安抚受惊群众,成功化解危机。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场救援也在进行。13时05分,雷州市西湖街道接三防办紧急通报,西湖一横路水库附近数名群众(含1名5岁儿童)车辆滞行,被困马路护栏旁,无法自主转移,面临风吹雨淋及坠物砸伤风险。
险情就是命令。西湖街道党工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党员干部主动请缨,由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邓顶带队,率值班党员干部、派出所民警共8人组成的党员救援突击队,携带应急雨衣、救生绳等物资火速赶赴现场。
突击队抵达后,迅速定位受困群众,仅用33分钟便完成转移,将群众安置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提供热水、食品、棉被等物资,协助医疗检查,确认所有人身体无碍。现场群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而队员们的脸上也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15时许,雷州市纪家镇恬神村一棵大树倒塌砸中群众房屋,导致房屋结构严重受损,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纪家镇党委副书记莫宗奇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先锋队,携带救灾物资赶赴现场,迅速转移安置群众,清理倒塌树木。整个处置过程快速有序,实现 “零伤亡”,有效化解了险情。
在南兴镇,宋村干部发现树木倒伏压倒电线,存在安全隐患。南兴镇应急队接报后立即调用设备进行处置,清理倒伏树木,有效化解了人员伤亡和电力设施损毁风险。在台风眼过境的宝贵窗口期,南兴镇党委迅速组织镇、村党员干部等220余人,携带铁铲、扫帚、电锯等工具下沉到一线,全面开展清障行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保障民生,争当灾后“护航员”
台风过境后,雷州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切换工作重点,从防风救援一线转战灾后恢复重建一线,1.2万多名党员网格员、村(社区)“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选调生等下沉一线,扎实做好受灾农户农作物抢收、保险理赔、道路清障、设施抢修等抢险救灾复产工作,全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5日晚台风影响刚减弱,为尽快恢复镇域交通,东里镇应急消防力量立即展开巡查清障,清理主干道上的倒塌树木与广告牌,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与救灾生命线畅通。
在覃斗镇,党员干部化身“清障先锋”,徒手清理路上的障碍物,快速清除倒塌树木。
南兴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下沉到各村组,深入主次干道、乡村小路开展路障清理。大家带着电锯、砍刀等工具,对倒伏在道路中间的大树进行切割、搬运,对路边堆积的树枝、垃圾逐一清理,仅用不到半天时间,各村的几条主要巷道就全部清理干净,原本阻断的道路也恢复了通行,切实保障了群众中秋期间走亲访友、采购物资的出行需求。
党群连心,绘就最美“风景线”
在灾后恢复的第一线,党群同心、干群同行的画面成为最动人的风景。
在雷高镇,部分区域出现树木倒伏、道路受阻等情况,给群众生活和出行带来不便。为快速恢复镇区秩序,雷高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全面开展灾后恢复工作,并带领周边群众参与进来,共同修复家园。
覃斗镇、乌石镇的清理行动全面展开,志愿者和周边群众纷纷加入,和党员干部一起拿着工具,修缮受损房屋,清理倒伏电线杆、树木等,一点点消除台风留下的痕迹。在干群的共同努力下,覃斗镇、乌石镇迅速复原。
台风过境后,沈塘镇迅速吹响“集结号”,干群同心立即行动,全力开展路障清理、设施检修等工作,加速恢复辖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