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陶瓷博物馆外景。
作为湖南人,没有去过醴陵陶瓷博物馆,的确是一大遗憾。今年深秋的一天,妹夫驾车从株洲出发,也就一个小时的车程,便到了被誉为千年瓷都的醴陵。漫步在醴陵陶瓷博物馆内,触摸的是陶瓷精品,感受的是心灵震憾,增长的是陶瓷知识。
醴陵陶瓷博物馆占地650亩,由10余个单体建筑巧妙连接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有的似古朴的陶罐,有的如典雅的花瓶,还有的如盛水的大缸,无一不色彩斑斓、线条流畅、高大挺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宛如一件件巨型陶瓷艺术品散落人间,共同构成了全国陶瓷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异形建筑群。
国礼花瓶同款。
醴陵陶瓷博物馆珍藏着一套堪称国宝级的釉下五彩瓷碗,那套碗双面饰有红梅、红月季、红芙蓉、红菊花,瓷质晶莹如玉、薄如蝉翼,明亮如镜,音质如磬,堪称瓷器中的极品。
走在醴陵街头,仿佛每一块砖都在诉说着陶瓷的故事。这座千年瓷都,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更是陶瓷艺术的结晶。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传统与创新并存。瓷面上跃动的光影,或是山水画的栩栩如生,或是花鸟虫鱼的灵动飘逸,宛如穿越时空的使者,诉说着历代匠人的巧思与梦想,让人感受到陶瓷文化的永恒魅力。
醴陵陶瓷始于东汉,兴于宋元,却在清朝未年迎来真正的高光时刻。1906年,醴陵独创的釉下彩陶瓷,一举打破中国陶瓷“单色釉”的传统格局。其独特的烧制工艺,素烧、彩烧环环相扣;在泥坯上直接绘画,再覆盖透明釉高温烧制,色彩永不脱落;配合中国书画技法,山水、花鸟、人物跃然瓷器上,画面光亮平滑,晶莹润泽,浓而不俗、淡而有神,堪称“瓷上中国精品画”。1915年,醴陵釉下彩“五彩扁豆双禽瓶”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一举斩获金奖,从此,世界记住了来自中国醴陵的瓷器珍品。“五彩扁豆双禽瓶”,白瓷胎体通透如羊脂,在灯光下流转出玉石般的温润。
获国宝证书的瓷雕龙凤宫灯。
陶瓷博物馆内,数千件陶瓷艺术品琳琅满目、流光溢彩,让人眼界大开。工坊区不停播放着制作瓷器过程的影像。工人们选用优质粘土和石英砂等原料,通过72道工序,泥浆在转盘上旋成漩涡,匠人手指如抚琴弦,施釉笔蘸着彩料有序游走。泥釉和图案、颜色结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形状的陶瓷器具,在瓷窑中经过1000多度烧制,经光与火锤炼后,活色生香的釉下彩瓷器一件件隆重问世。釉下彩制作过程的点点滴滴皆是匠心独运,尽显高贵与优雅的典范,中华文明灿烂的文化印记完美体现在精彩绝伦的瓷器中。笔者见到一盏“瓷雕龙凤宫灯”,通体乳白的瓷胎上,由900余枚瓷环串联而成,细如发丝,环环相扣,缕空处透出内壁的百鸟朝凤图。“瓷雕龙凤宫灯”吸引着每一位游客观赏,好评如潮。此作品获国宝证书。
醴陵陶瓷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陶瓷文化的场所,更是一个让人感受历史、体验艺术、传承文化的地方。在这里,每一件瓷器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件作品都是艺术的结晶,每一次触摸都是与时光的对话,每一次参观都是穿越千年的纪念。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