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摸清遗址分布情况
●编制文化遗存资料和总体保护规划
4月27日,记者从湛江市文广新局了解到:我市今年要摸清“海上丝绸之路”湛江段的遗址分布情况,编制湛江“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资料和总体保护规划,争取把“海上丝绸之路”湛江段纳入“海上丝绸之路”广东段,参加世界文化遗产申报。
消息传出,湛江文化界为之振奋,专家们建议,要抓住有利时机,快马加鞭迎头赶上,加强合作与交流,争取早日“申遗”成功。
【宝贵资源】
徐闻是西汉“海上丝路”始发港之一
中国从海上进行丝绸贸易,早在西汉时候已出现。据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中国出口船舶“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开行;徐闻在汉朝时期文化生产水平比较高,交通地位非常重要,是当时通向东南亚的海上出口。考古挖掘出的大量汉代遗址,包括汉墓、汉砖、瓦片、万岁瓦当、汉代私印等证明当时此地比较繁荣。
2001年11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湛江市政府、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南方港学术研讨会”上,近百名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福建、香港等地的著名专家学者,对徐闻进行实地考察后,专家们一致认为,通过考古、考察遗址和文物及多学科的论证,徐闻是西汉海上丝路始发港之一。
【专家建议】
湛江“申遗”要快马加鞭
“当前,国内不少城市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都已经走在了湛江的前头。我们到了必须加快步伐,迎头赶上的时候了!”
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主任、广东海大文学院院长张学松教授等专家表示,过去湛江的“海上丝路”申遗工作,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多是一些学术研究和论证,在实际行动上则过于“低调”和迟缓。而福建漳州等地,其“申遗”具体方案将于近期出炉。同时,这些城市广泛发动当地各界人士予以响应,各种各样的支持“申遗”系列宣传活动更是不断地上演,搞得轰轰烈烈。
“近年来,‘南海一号’、‘南澳一号’的水下考古、打捞和发掘工作,使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研究和开发再度热起来。”张学松等专家建议,湛江和徐闻一定要抓住大好机遇,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提出架构以”重走南海丝绸之路”为口号的中国大陆最南端滨海旅游发展战略,将之建成世界性的文化景区;要深入挖掘雷州半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整合其历史文化遗存,打造以“南海丝绸之路”为主题的高档旅游产业。当然,还要加强合作与交流,联手广州、泉州为代表的其他先行城市,合力“申遗”成功。
【他山之石】
开平碉楼申遗成功后“让钞票飞”
目前湛江在世界文化遗产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如果“申遗”成功,对提升湛江在外知名度,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开平碉楼就是一个鲜活的好例子:
北京时间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广东的开平碉楼与村落顺利通过表决,成为中国第三十五处、也是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据悉,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从2000年启动,前后历经八年。在八年中,从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工作的提出、论证,到碉楼的维修,再到碉楼与村落的环境整治,广东省及开平市的每一步都做得十分扎实,使“申遗”条件最终成熟。
据统计,2007年开平碉楼“申遗”成功后,其所在的江门市,次年接待游客达到1460多万人次,同比猛增38.12%;年旅游总收益约70亿元人民币,同比猛增32.37%!江门也成为了旅游业投资新热土,一下子进来了立园碉楼文化主题酒店、赤坎古镇、赤坎影视城、潭江游、马降龙古堡酒店、加拿大村古堡酒店、潜龙湾森林公园、世纪之舟等几大旅游投资招商项目。2011年春,以7.3亿元创下中国国产电影票房历史新记录的《让子弹飞》,当初选择拍摄外景地时,看中的正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