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要将“泣血名单”铭刻在纪念碑上

2014-07-11 17:45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卓朝兴 骆国和 陈飞凤 图/李忠

老战士李世球(中)、曾文澜(左)等在“杀人沟”,含泪控诉当年日军的罪行。

    本报2012年3月28日第2版曾刊登独家新闻——《85岁老兵李世球奔波20年,自发搜集被日军杀害者名单》,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两年时间过去了。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日,当天首都各界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

    7月8日,已经87岁的湛江老战士李世球心潮澎湃,主动打电话联系本报记者——“我们遂溪县老游击战士联谊会成员们倡议,希望在遂溪县遂城镇头岭村‘杀人沟’尽快建立一处纪念碑,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

    奔波20载,记录近十万字笔记

    搜集整理“杀人沟”受害者“泣血名单”

    据《遂溪县志》载:“1943年2月,日军侵占遂溪后,实行残暴统治,四出扫荡,大肆烧杀抢掠。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日军占领遂溪2年半时间,不完全统计,有64条村8000多民房被烧毁,1460多人遭杀害,抢去耕牛、生猪等物资不计其数。”

    其中,1943年3月26日,下洋村本地商人李继润雇邻村农民60多人担黄豆去赤坎,路过头岭村时,被日军全部抓住。加上当天被抓的零星过往人员,总共抓了80多名百姓。他们被日军强迫去修筑工事,劳累了一天,连水都不给喝。傍晚收工时,日军把这些无辜百姓,三、四个人捆在一起,押到头岭村西的坎沟边,集体杀死后,推落沟里。

    国土沦陷、同胞遇难,使杀戮事件后不久路过惨烈曝尸现场的李世球深受刺激,他义无返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他1946年参加了游击队,后来参加解放战争;1950年又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远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打了非常艰苦和惨烈的“809高地战役”等,因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而获得一系列英雄勋章。

    1955年,李世球复员回到老家,当过农业合作社主任、公社大队书记、镇司法干部等,1986年离休,现在积极发挥余热,是遂溪县老游击战士联谊会理事、遂城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更难得的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李世球自发四处奔波,在民间为搜集1943年3月26日那次被日军集体杀害者的名单和详细资料而四处奔波,20年来他累计跑了雷州半岛几十条村,找数千人辗转打听,做了50多本笔记,记录了差不多十万字,有时为了确认一个遇难者的名字和资料,甚至最长曾花了三年的时间,最终全部印证和整理完这份沉甸甸的“泣血名单”。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登上战舰 触摸深蓝
  • “海南—湛江—英德”海铁联运班列首发
  • 雷州青年运河工程建设者群体获“南粤楷模”称号
  • 赤坎区举办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
  • 守护美丽海洋家园
  • 海上“小蜜蜂”焕新再启航  “海洋石油165”平台完成升级改造开赴油田采油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