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作为我国古代丝绸之路始发港和现代重要沿海开放城市,湛江迎来了新一轮重大历史机遇。近日,省人大和省政协均派出调研组在我市开展专题调研,聚焦湛江这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节点和重要平台城市的所思所行,力争为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湛江有何具体规划?专家学者对此有何建议?相关职能部门有何工作计划?记者为您呈现最新鲜的相关资讯。
湛江规划:
致力打造海上新丝路的主要节点和重要平台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湛江坐拥全国口岸大市、海洋大市等独特优势。我市将通过海上互联互通、城市合作、海洋经济合作以及人文交流等途径,全领域拓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盟等国的经贸合作,打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节点和重要平台,实现“蓝色崛起”。
临港工业:构建蓝色海洋集聚带
当前,我市正加快打造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产业航母”和特色轻工、食品加工、医药保健、装备制造、能源开发“五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电子、新海洋“五新”产业,构建“蓝色海洋集聚带”。
近期重点加快钢铁、炼化等项目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产业基地和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依托临海大型纸业骨干企业打造世界一流、全国最大的森工造纸产业基地。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风力、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县域临港工业,建成高端海洋产业集群。
现代渔业:年内建外海和远洋捕捞船队
现代渔业也是我市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市正规划建设外海和远洋渔业基地,支持企业在主要集中作业海域沿岸国建立海外远洋渔业基地,建设码头、冷库及渔船修造厂等基础设施,完善补给和生产配套服务设施,打造全国重要的远洋捕捞加工物流基地和后勤综合保障服务基地。
今年内,将建成由10艘以上大型渔船组成的外海和远洋捕捞船队。预计到2016年,我市将拥有70艘以上的远洋和外海渔船,建设1个国内外渔业综合服务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