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旅客潘先生(左一)乘船游览湛江港湾。
本报8月4日03版刊登专题《今夏,湛江滨海旅游迎来“小井喷”》,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市民的广泛关注。
然而,在记者近段时间的追踪采访中发现,无论是旅游业内人士还是普通游客,不少人都纷纷反映,湛江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较为初级粗放,滨海旅游的配套设施有待提升,希望能加大规划、投资和建设力度,弥补这些短板和不足,让潜力巨大、商机无限的湛江滨海游更上一层楼。
短板
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尚显不足
“看起来,我觉得湛江港湾和我们香港维多利亚港湾很像啊,都是‘一湾两岸’嘛。当然,香港海岸两边的高楼大厦多点,但湛江这边的海景都好靓!”59岁的游客潘先生来自香港,他笑着告诉记者,他们这批一共来了4个团共160人,都是从香港到湛江来游玩的,还特意集体坐大游船来看湛江港湾。
潘先生提出建议,用于湛江港湾游的游船,其中一些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船的内部环境、设施比较一般,“我坐的那条游船空调不够力,坐里面感觉有点热。”
记者从旅游船务公司了解到,这段时间,由于来参加“湛江港湾游”的游客实在太多,游船多的时候甚至一天要跑10多趟。其中有些年头比较久的游船,甚至因为使用率太高而导致出现故障“罢工”,只好开回码头紧急抢修。
我市旅游码头的停车场,在今夏滨海游的火爆背景下,也显得规模不足,应对高峰期的客流量显得颇为吃力,导致有的接送游客团队的旅游大巴车要停到远处的其他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