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创新:他就是有胆子
7年前,郁祖达来到“湛江钢铁”担任炼钢项目组组长,负责“湛江钢铁”总体设计及管理,并带领项目团队在方案设计、信息化建设、投资优化等方面,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经济新常态下,传统钢铁企业如何突破产能过剩的行业“瓶颈”?“湛江钢铁”又该怎样实现科技和产品工艺的创新?
“前进要靠创新,要有胆子去干去闯!”郁祖达果断地说,“钢铁产业的春天在于做好节能环保,这正是我们优势所在。”
在郁祖达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下,宝钢湛江钢铁项目采用了国际先进的200摄氏度低温脱硫脱硝和活性碳烧结脱硫脱硝环保技术,并制定了国内领先的环保排放标准,以环保技术突破为支撑,构筑起“钢铁巨人的绿色梦”。
郁祖达和他的团队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的“硬骨头”,不断刷新着“宝钢速度”的历史记录:
——“湛江钢铁”物流系统和总图优化,使铁路运输公里较上海本部下降了约63%,皮带公里数缩短了21公里,较初步设计下降了26%;
——通过采取了鉴江取水为主,海水淡化、雨水收集、工业水活用的“1+3”模式,不但解决了东海岛淡水资源匮乏的难题,也使工厂内水的循环利用比例提高到98.5%以上;
——湛江项目投资实现了在五轮优化后,再下降10%以上的目标;
······
在“湛江钢铁”项目工地上,需要协调处理的事情实在多,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管理好这支“钢铁大军”?
经过广泛深入的现场调研,郁祖达带领团队列出了独具“湛钢”特色的“管理模式清单”:贯彻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最高、排放指标最优,资源共享、成果共享,“两最两共”的顶层设计理念,保证了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存;推出智慧物流、多级安全网、无人司磅等一系列创新模块,将钢铁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建设推上了新的台阶。
这些年来,郁祖达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荣获宝钢集团立功竞赛一等奖两次、银牛奖两次,宝钢重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三等奖1次。另外,他还获国家冶金工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领导示范:他就是有样子
郁祖达的一名同事告诉记者:“采访郁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成天在现场、会场、工地、外地忙得团团转。”
“他看资料,看施工图,常常是整日整夜的,有时候连饭都来不及吃!”炼钢厂助理叶林说,郁祖达是典型的“工作狂人”、“拼命三郎”,对他而言,加班加点是常态,在工程建设关键节点上,通宵达旦更是家常便饭。
老员工马文武向记者透露:“郁总常常在施工一线临时办公,吃住在办公室,一忙起来就是整日整夜的熬!他自己的三餐常没个准点,对我们员工的饮食倒是特别关心。”他去工地检查工作,常常去看现场工人的伙食,对施工队管理人员下命令,湛江天气热,中午一定要留出时间保证让工人们休息好。
郁祖达爱好放风筝,是宝钢出了名的“风痴”,由他发起组建的宝钢风筝队已经捧回了不少奖杯。如今,他的风筝全都在柜子里“休息”。他期待有着这么一天:他和他的风筝爱好者团队,在东海岛这片热土上,将风筝送上蔚蓝的天空,让它“俯瞰”这座令人心潮澎湃的“钢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