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5日,在廉江市吉水镇燕山村,市老干部局、盐务局扶贫工作队的驻村干部正在打理床铺。 记者 刘冀城 摄
全市250个单位进村到位
5日上午11时许,廉江吉水镇上空烈日炎炎。扶贫干部袁焕、杨和平和吴伟三人头顶烈日,走在燕山村村道上,串门走户走访贫困户,摸实情、找穷根、寻觅帮扶良策。
贫困户陈永安今年79岁,体弱多病,因肾结石和膀胱结石,去年动了两次手术。陈永安家有四个女儿,已经全部出嫁,且各自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对他俩老照顾能力有限。更令他不堪重负的是,七旬老伴同样疾病缠身,患有类风湿,行动不便,要常年服药,一家两老基本丧失劳动力,仅靠低保补助和基础养老金艰难度日。
在陈永安家里,驻村干部详细了解陈永安一家生活状况,听取陈永安对帮扶的愿望和建议。
作为挂点燕山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市老干部局常务副局长袁焕告诉记者,虽然市里要求在5日进村到位,但他们为了做好对接工作,在4日就已经进村了解情况。
燕山村下辖17条自然村,人口共6300多人,贫困户48户,贫困人口103人。由于该村距离九洲江开发区仅有5公里,不少村民进厂务工,总体生活水平并不差。贫困人口基本是由于年纪偏大,或患有疾病,导致劳力缺失。
“燕山村帮扶工作队由市老干部局和市盐务局组成。在5月底前,驻村帮扶干部将进村入户,挨个摸清家庭情况,找准‘穷根’,听取贫困户的发展意愿,再结合村里实际,制定下一步的帮扶计划。”袁焕说,接下来首先要落实好48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在这基础上再开展扶贫工作。
当天,除了33个省直单位和佛山市对口帮扶单位外,我市250个单位驻村工作队也已全部到村进行对接,开展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5月5日,在廉江市吉水镇燕山村,市老干部局、盐务局扶贫工作队的驻村干部正在打理床铺。 记者 刘冀城 摄
吴伟:连续三轮投身扶贫
吴伟是市盐务局市场开发部主任,但他为自己取了个外号——“扶贫干部”。原来,之前两轮扶贫工作,吴伟都一直驻村到点,全程参与,47岁的他已在偏僻贫困农村呆了6个年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扶贫干部”。
在这一轮扶贫中,他本来打算把机会让给其他干部,但当单位领导找到他,希望他再次投入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吴伟二话不说,接下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农村生活艰难,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是贫困家庭的愿望,也是一个扶贫干部的帮扶梦想。”吴伟深有感触地说,在艰苦的地方,和贫困家庭一起,才能锻炼成长,体现奋斗价值。由于一心扑在帮扶工作上,即便在女儿高三那年,吴伟也很少过问女儿的生活和学习,这让他深感愧疚。
在吴伟看来,这次精准扶贫难度更大,之前两轮上的多是村集体项目,发展村集体经济。而这次是对点扶贫,直接面对贫困户,工作需要更加细致,帮扶更加到位,效果才能显现。
“对我而言,这次精准扶贫是对我前两轮帮扶经验的一次检验,再一次为贫困户做点实在的事情。”吴伟说,帮扶扶贫工作千头万绪,一定要发挥之前驻村帮扶的经验,找准穷根,精准施策,用经验和责任做好这轮帮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