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吴川长岐镇一村官在掘江渡桥私设卡 擅自敛财20年

2011-04-08 08:52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

汽车往返一次收费30元

记者一行被堵在桥一端等了约10分钟,仍未见有人来开门,“怎么回事呢?”记者正觉得奇怪时,一路过村民说:“你到山秀砖厂后面的小屋便可找到开门人了。”按村民的指点,记者在离铁桥约百米外的一小屋找到了掌管铁桥铁门锁匙的人。此人年约五六十岁,自称姓柯,他漫不经心地骑摩托车到铁门前,凑近采访车窗前伸出三个手指说:“30元”。“这么贵,不能便宜些吗?”记者问。他听后反问道:“你等会还回来吗?来回共30元!”

“那有没有发票?”面对记者询问,柯某某显得很不耐烦,大声道:“没有(发票)!”。他接过记者递来的百元大钞后,从裤袋里拿出70元找给记者,之后打开铁门放行。采访车刚过桥,铁门随即又被锁起来。

过桥后不久,采访车遇上一辆迎面驶来的“粤K”吉普车,车上的乘客告诉记者,该桥收费已很多年,他们每年清明节从茂名回吴川祭祖,都须经过该铁桥,往返一次被收费20元,“我们都知道这里的收费不合理,但若拒绝交钱的话,车辆就无法通行,只好交钱”。

听罢,记者即随“粤K”折返铁桥。“粤K”上的阿姨随即跑去叫柯某某开门。柯某某再次驱车来到铁门前。

“为什么别人的车收20元,我们的车要收30元?”面对记者的质问,柯某某解释说:“刚才零钱不够,等下我去给你们找钱。”语毕,他骑上摩托车离开,数分钟后便拿着10元钱返回,交到记者手中。

“请问你是哪里人,在这里设点收费多久了?凭什么在此设点收费?”柯某某自称是山秀村委会的,并振振有词地说:“这桥是我1991年花了几十万元建造的,我不收费谁会来给回我钱?!”

当地村民说,柯某某从1991年至今已收了20年的过桥费,除了行人和自行车外,其他车辆若要从此通过均需缴交“过桥费”:摩托车每次往返收费3—5元,而汽车则收取20—30元不等。

未经批准擅自敛财20年

山秀村村民告诉记者,水浮桥所在的叫“掘江渡”。过去,居住在两岸的村民外出耕作,或探亲访友,都需摆船过渡,这给两岸数千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为了解决两岸群众出行难问题,1991年,山秀村委会决定在河道上建一座桥,“桥体和水泥浮桥墩均从茂名高州市长沙购买来的,是座旧浮桥,当时共花了5.6万元人民币,其中长岐镇财政所拨款资助2万元,另3.6万元则由该镇山秀砖厂支付。柯某某是山秀砖厂的老板,同时也是山秀村委主任。”当地一不愿公开姓名的干部说。

当地村民柯老伯说,该桥建好后,柯某某便私自在桥一端设铁门收费,“这么多年,尤其是每年清明节期间,经此桥到对面山岭扫墓的车辆特别多,最多一天至少也有好几十辆车通过,可收近千元,这些年已不知他因此敛了多少钱了!”。

据《广东省公路条例》规定,设立收费站必须经省人民政府审核批准。记者调查得知,此“收费站”并无经过任何部门批准同意,站外亦无悬挂主管部门统一制作的收费站站牌、标牌和收费许可证,属乱收费。但令记者疑惑不解的是,柯某某居然能在一座由财政拨款和砖厂出资建造的固定的村桥上明目张胆设卡收费20年,且这位村官的乱收费行为是如此无所顾忌。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武警湛江支队官兵:全力以赴抗灾情 连夜清障护通途
  • 记者赴雷州调风镇“追风”
  • 湛江经开区暖心安置劝离游客
  • 记者直击徐闻现场 台风“麦德姆”登陆前后12小时
  • 风痕累累 连夜清障
  • 徐闻紧急转移安置9531人 无人机巡查 路灯“放倒”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