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笑容里总带着一丝忧伤
那时的代课老师在学校里只是“走过场”,来去匆匆。
“这就是代课老师的悲哀。不过,如果他当初考上大学的话,他就不会回到农村当我们的代课老师了。”何腾江说,吴老师做代课老师那会儿,每天一大早都骑着自行车从村里出发,要经过大概半个小时乡村小路的颠簸才能来到学校。
有一次,吴老师生病了,那时何腾江是班长,他带领班上的同学去探望。来到吴老师家里,同学们没想到看到的竟是几间茅草屋,那时吴老师刚结婚没多久,但是他的婚房竟然是茅草屋,很寒酸。
“他平时偶尔也会给我们讲笑话,也会和我们一起哈哈大笑,但是,我感觉到,他的笑容里总带着一丝忧伤。这也许跟他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生存压力有关吧。”
见面那一刻,也许什么都不说
何腾江读六年级时,吴老师继续教下一届的五年级,就在上学期结束以后的寒假,他离开学校了。到那时为止,吴老师在学校代课的时间只有一年半左右。
吴老师离校那天,只有那个经常向他请教数学难题的老师送他离开。“那时候,村里只有自行车,两个老师就用自行车载着行李走出了校门。吴老师给学校留下的是一个有点落寞的背影。
那时,通讯没有现在那么发达,加上已是寒假时期,所以,知道吴老师离校消息的人并不多,何腾江更是毫不知情。
这一别,何腾江便失去了吴老师的消息。他曾向亲戚朋友打听吴老师的消息,只是听说他离开学校后就回到自己的小村子里继续教书,而且也是当代课老师,但是再后来就没有音讯了。
至今已时隔多年,何腾江说,他已经没有勇气去找老师了,因为他害怕听到关于吴老师的一些不好的消息。“我希望听到他的好消息,但是又害怕听到的是不好的消息。如果是后者,也许我真的接受不了。如果将来能见面的话,见面那一刻,我可能会先什么都不说——就让我的感情有个缓冲吧,然后我再和他交换联系方式——以后我再也不想失去他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