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新闻网讯:日前,笔者趁刘建宁回乡探亲之机,对这位享誉海内外的沙画家进行了专访,了解到他在廉江时的多彩童年和成名路上的艰辛打拼。
儿时在乡间初露锋芒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刘建宁出生在廉江市河唇镇龙田面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
在村子里上小学一年级时,刘建宁就对教科书里面的插图爱不释手,并着迷般地仿照插图画了起来。很快,他就表现出一定的画画天赋,二年级时就有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来索取他的画作。四年级时,他转到镇中心小学就读。镇上学校美术课有专门的老师上课,编排的课时也更多,上美术课成了他最开心的时刻,因为美术老师总是给他打很高的分数,还摸着他的头说:“画得不错!”他从老师欣赏的目光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于是画得更起劲了。
刘建宁小学毕业后升入河唇一中,当时学校开设了美术兴趣小组,还配有专门的画室。画室虽然设施很简陋却是他最爱去的地方,经常一下课就往画室跑。那时候,学校来了一位年轻的美术老师叫梁卫珠,是湛江艺术学校毕业的,对他大加赞赏,还把一些画画的专门知识传授给他。兄弟学校河唇二中有两位美术老师听说后,特地赶来看他画画并加以指导。有了专业的指导后他如鱼得水,屡屡在各种画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初三毕业后,刘建宁考上了广东省粤剧学校攻读舞台美术。来到省城后,他的视野更加开阔了,画画水平也水涨船高,曾获得了学校美术比赛的最高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