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小女孩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一个苦难之家

2013-03-18 23:06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罗成

木厨台是两用的,既是吃饭用,也是苏争取的学习写字台

    湛江新闻网讯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生活在徐闻县海安镇白沙村里的小女孩苏争取,却多年如一日精心伺候卧病的母亲,天天从早到晚,照料母亲、打理家务、读书学习等等全不误,她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一个苦难的家,真真切切演绎“久病床前见真孝”的人间亲情。多年来,小女孩苏争取的感人事迹在白沙村周边广为传颂,赢得村民们的称赞与好评,成了村中的小“明星”,被村民们称之为“新时代最美的小女孩”。

每天忙完家务和做完作业后,苏争取总会抽出时间在床边陪母亲聊聊天或为之按摩、捶腰

    厄运降临贫穷家庭

    已满13岁的苏争取,现就读白沙小学六年级,她是父母晚年生育的唯一女儿。对于晚年得女的父母来说,苏争取就是他们命根子,家中虽贫穷,但日子过得平稳,也充满着幸福。可是,好景不长,厄运无情地降临这个贫穷的家庭……2011年底,年过半百的母亲突然患上脑血管疾病,右手、脚麻木不动而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因父亲年老且体弱多病,母亲一直是家庭的劳动主力,遭受此厄运,母亲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转眼间,整个家庭陷入了困境。

苏争取正在做家务

    稚嫩的肩膀撑起了苦难的家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事实证明,确实如此,何况面临的是一个正遭受厄运的家庭。面对现实,自小就有着坚强性格的苏争取,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反而,她倒成了一家之主,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这个苦难的家。

    苏争取开始学做家务,煮饭、炒菜、洗衣服。每天早早起床,做完家务,接着照料母亲,为其倒尿盆、洗脸、喝水、按摩,给其喂饭、喂药。忙完一切,才背起书包骑着旧自行车上学读书。放学后,苏争取第一件事就是先到村中小菜市场买菜,再回家打理家务。到了晚上,家务更加繁重,要为母亲洗头、擦身。为充分利用时间,她总是在简陋的厨房里边煮饭边做作业。放假时,就到附近一些山坡拾干柴回家堆积当燃料。一年四季,天天这样,从不间断。一年过去了,母亲的病开始有些好转,也慢慢能自己吃饭。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2年底,体弱多病的年老父亲,溘然长逝。父亲生前是五保户,没有直系亲属,幸得一些亲友、村民和当地居委会、民政部门的资助,才妥善处理好后事。一波又一波的艰难生活遭遇,依然没有压倒年幼的苏争取。虽然她担负着本不该承担的责任,但她有如在风雨中向前不停飞翔的燕子,用自强自立、不言放弃的信念和体现孝义、亲情的行动,支撑这个摇摇欲坠的苦难家庭。童言无忌,就拿苏争取最心底里最真挚的话来说,母亲生她育她不容易,不管怎样,我会承受一切,让母亲的疾病早日恢复健康,早日站起来。

    贫穷家庭养育出好女儿

    苏争取的家不足80平方米,原是茅草屋,数年前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扶持下,才建起了3间狭小的瓦房。2间住房相当简陋,唯一的是各摆放的一张床,连一个像样的衣柜都没有。厨房更简易,木橱柜是破旧的,木厨台是两用的,既是吃饭用,也是苏争取的学习写字台。“多亏有这样一女儿,不然我也活不到今天!”,已满54岁的母亲陈仁桃流淌着感慨热泪道出心声,“真可怜也心疼我这懂事的好女儿啊,要是在条件好一些的家庭,她这个年纪还在向父母撒娇呢”。每天忙完家务和做完作业后,苏争取总会抽出时间在床边陪母亲聊聊天或为之按摩、捶腰。卧病在床2年时间里,女儿怎样孝心照顾,怎样向亲友借钱过日子,一幕幕,母亲陈仁桃都含着泪一一记在心里。

    在学校里,苏争取的成绩虽然平平,但学校师生对其印象很深,无不称赞她是一位文静、懂事、乐于助人的好女孩,从来没有迟到、缺课或逃学,按时完成作业,尊敬师长,和睦与同学相处。至于家中的遭遇,她一直没有在学校里向任何师生谈及。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苏争取用幼小的心灵、单薄的身躯,承受着生活的重负荷,特别在其父亲离世后,她仍能顽强地撑起这个苦难的家,从容地面对现实与生活,让人感慨、同情、钦佩!从她的影子,折射出什么叫不折不挠的毅力和勇气,什么叫最真最善最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技能照亮前程”,湛江多措并举深耕技能人才沃土
  • 温厚徐闻人:台风停航,车滞人心暖
  • 雷剧《苏子与罗湖》将公演
  • 童心系国防,共筑中国梦
  • 全民健身潮涌湛江 全运盛事点“靓”港城
  • 双节狂欢 就在霞山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