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产业链“服务员” 家门口鼓了腰包

2013-03-28 09:3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谭总 谭章 陈文开

名词解释:菠萝“服务员”

专门为当地的种植大户和外地客商提供种植、管理、联系果农、包装产品、装车等便利服务,再按照行规收取服务费。

    近段来,据一些从事菠萝销售的老板介绍,北方持续的数九寒天让雷州半岛的菠萝价格跟着跌入行情的“冰窟”。开年至今,菠萝价格一直低迷不振,平均价格都徘徊在每市斤七毛钱的保本门坎之内,让果农叹声连连。尽管如此,在徐闻县菠萝产业中从事中介、包装等服务的人员,他们的收入依然像当地的天气,一片“艳阳天”:菠萝中介人每介绍成功一辆大货车菠萝,报酬是800至1000元;包装工则是一天100元至200元。现在,这些“服务人员”的腰包依然因为菠萝而鼓着。

    徐闻的菠萝闻名全国。多年来,由于菠萝的流通渠道通畅,由此催生了一群以从事菠萝产业为生的人。菠萝产业从种植、管理到上市流通,每个环节都能带动该县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以农民群众为主的“服务人员”提供了许多赚钱机会。尽管菠萝行情时好时坏,服务价格却是稳定且逐年提高。这些人员在忙完自己的耕种后,或利用自己的广泛人脉和能说会道当起跑腿中介;或根据自己手工老练、快捷的特点干起包装产品的活儿。慢慢地,他们人为或自发组成的流通服务队伍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他们不分男女老少,随叫随到,专门为当地的种植大户和外地客商提供种植、管理、联系果农、包装产品、装车等便利服务,再按照行规收取服务费,真正当起菠萝产业的“服务员”。据了解,目前该县从事菠萝流通环节的队伍有数百支,从业人员数千人,是当地名副其实的流通大军。

    据从事中介的前山镇人陈某介绍:他做中介已有十个年头了,现在拥有来自辽宁、山东、陕西、湖北等地的要货源,每到菠萝季节,他就忙得不可开交,当然也赚了一点钱,去年家里建的四层楼其实就是“菠萝楼”(意即从事菠萝生意赚钱而建的楼房)。一位负责装车的群众说:“一接到菠萝交易信息后,他们就组织“摘、担、装”等工序的“服务员”,提供“一条龙”服务。一支服务队约有30人,其中负责摘和担的人数与装的人数相当。由于我们大都是当地的菠萝种植户,对菠萝采种、收摘、包装等工序都非常熟识,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每支服务队的工作效率都是很高的,生意好的话,一天能装车数辆,这样,一天的收入也相应高一点。一年下来,平均有三万元的收入,能很好的补贴家用。”

    笔者还了解了很多“服务人员”,他们都普遍认为:只要肯吃苦耐劳,这确实是一份一本万利的工作。来自曲界的一对小夫妻之前到省城打工,几年下来也攒不了几个钱,现在家门口当“服务员”,不但能赚到钱,一个月有五六千元的收入,最主要的是还能兼顾家里的几亩田园和照顾老人孩子。很多事例证实,徐闻的菠萝产业鼓了“服务人员”的腰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技能照亮前程”,湛江多措并举深耕技能人才沃土
  • 温厚徐闻人:台风停航,车滞人心暖
  • 雷剧《苏子与罗湖》将公演
  • 童心系国防,共筑中国梦
  • 全民健身潮涌湛江 全运盛事点“靓”港城
  • 双节狂欢 就在霞山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