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毛泽东追悼大会揭秘:3千人当场"悲痛"昏厥
核心提示:1976年9月9日毛泽东病逝,9月18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追悼大会,百万人站满广场。在开始播放哀乐、全场默哀肃立后的二三十分钟内,不同方队的3200多名参加者因“心情万分悲痛”突然昏厥,先后晕倒虚脱在地,队形大乱,引发现场一片混乱和紧张。
人手吃紧,附近的几个医疗点闻讯赶紧派来几十位大夫支援。积水潭医院、工农兵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等单位参加追悼大会的医务人员,以及到场的各单位红医工、赤脚医生也主动跑出队伍,到医疗站抢救病人。(见1976年9月22日群众组织指挥组医疗救护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追悼大会医疗救护工作小结》)
救护人员把地毯、被子、塑料布等铺在地上让病人休息,采用针灸、西药、中西医结合等多种办法,就地抢救了大量病人。市卫生局9月24日《卫生工作简报》还透露,之所以能够短时间内抢救大量昏厥病人,和附近各单位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北京饭店、历史博物馆、公安部、轻工业部、旅游局、外贸部招待所、北京邮局、西长安街邮局、大风刀削面馆、原工会大楼内的部队和附近的居委会以及居民,他们主动送水、送桌子、椅子、床板、被褥、席子,邮局送邮包袋以及浓茶、白糖等,为抢救病人起到积极作用。
追悼大会主席台上没有明显的医疗险情,只有两名虚脱者,一般患病21人,主席台下有九名警卫战士因过于劳累晕厥。整个追悼大会过程中,医保方面无一差错,平安度过,主事的刘湘屏、黄树则为此才能松一口气。9月18日当晚卫生保健组发出第九期简报,居然已经有了翔实的救治数字,其多其细令人惊讶:“天安门广场和东西长安街,共诊治20126人,其中巡诊4449人。主要疾病有虚脱3259人,心血管疾病35人,脑血管病3人,其他一般疾病16829人。”追悼大会之后,只有七人被安排送进医院治疗,其中有中毒性痢疾一人,急腹症一人,疑似脑炎一人,高烧待查一人,心脏病一人,休克二人。
市卫生局事后总结说,搞百万人大会的医疗救护工作,我们是第一次,没有经验,总的来看,为大会配备的医务人员只有三百五十多名,少了一些。但是幸亏依赖了层层建立的群众防病队伍:“参加追悼大会的群众队伍都是按班排连队组建的,每个连队有一名卫生员或赤脚医生、红医工,他们在抢救治病方面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见1976年9月18日卫生保健组《卫生保健简报》第九期)
卫生保健组在事后小结中承认有两个存在的问题:一是在追悼大会中,由于思想准备不足,短时间内发生大量的昏厥病人,医护人员显得有些忙乱,经验不够;再则,会前没有疏通落实,救护车辆的票证问题未解决好,导致病人的转送受阻。
但是相对于规模上至百万、民情特殊的追悼大会来说,这几点问题已是微不足道。刘湘屏、黄树则他们在满意之余,向中央汇报中特意提到:“参加追悼大会的43个医疗点五百多名医务人员恳切要求治丧委员会办公室给他们安排一次瞻仰伟大领袖毛主席遗容的机会。”
百万群众追悼大会的肃穆场景早已作为历史瞬间被世人铭记,“短时间三千多人集体昏厥”这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小细节,也可作为毛泽东时代最后一个有意味的事例,列入中国当代史的脚注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