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
实行“社区化管理”
走出林屋村办公楼,目光所及,林屋村村道全部实现了硬底化,干净整洁。而这有公共服务中心的一份功劳。
在该中心的组织实施下,林屋村成立了10多人的保洁队,每天分时段清扫村道,然后将垃圾运到村头,由清运车运走,所有环卫设备由村里出资。
该中心还设有居家养老服务站,计划对林屋村内60岁以上老人调查摸底,建立老人档案,招募护老助理员和志愿者,公开服务项目和价格,开展有偿、无偿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
不仅如此,该中心还成立了村治安联防分队,由30人分3队轮流对林屋村实施24小时治安巡逻,加强对出租屋和外来人员登记。
问到公共服务中心能做什么,一名值班人员给记者递过一张卡片。这是一张“便民卡”,巴掌大小,放在服务前台自由领取。正面写着中心提供的6大类服务内容,以代办行政社会事务、办理社保医保、发展现代农业、社会综治调解等为主。背面是一周值班人员姓名及其联系电话。
服务内容包罗万象,服务方式分为5种:全程代办、主动入户、跟踪落实、限时办结和电话预约(公布热线5891001)。
“建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是中央提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别的要求,也是走群众路线的一项实践。”走在整洁的村道上,村支书林海说出了林屋村成立公共服务中心的初衷。
公共服务中心的成立,也使得林屋村朝着“乡村社区化管理”迈进了一步。这是该村通过民主管理程序,自主选择专业机构和人员,依照村民意愿和需求,对乡村的一种自我管理,保障村民享受到如城市居民一样快捷高效、全面周到的服务。
林屋村公共服务中心提供的所有服务,对村民全部免费,经费由林屋村开支。这一点,连城市物业管理也“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