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为留住稻香 廉江老农“拾荒”十年

2016-04-14 10:4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曹龙彬 通讯员李文静 肖挺

在廉江市塘蓬镇塘蓬村,黄月明驾驶着微型耕田机,来回地在水田里忙碌着。 记者 刘冀城 摄

推进现代化耕作

一开始黄月明使用的是传统的牛耕,一人一牛一天辛苦下来最多耕2亩地。过了两年,看到有人买了农机代替牛耕,一天轻轻松松就耕作十多亩地,于是他也买来微型打田机。机器加足油可以工作一整天,而牛工作两小时就要休息吃草,于是黄月明把牛给卖了。由于农机购置有补贴优惠政策,他又陆续添置了多台打田机、收割机,借助机器的力量,极大地提高了耕作效率,一个人耕种几十亩地也不在话下。

3年前,市农机局给予每镇一台国产插秧机,因为黄月明把别人不愿耕种的地拿来耕种,全镇就数他耕的地多,镇里就把这台机器给了他。有新农机的帮助,耕作如虎添翼,黄月明在本村耕有30多亩地,去年又从邻村找了80多亩地来耕。

因为得到群众的拥护,黄月明高票当选为塘蓬村的村民小组长,还负责其他几条自然村的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在当地还是有一定的威望。当他看到有农民不愿耕种田地的,他就联系农田主,那些人都是免费给他耕种,不收一分钱的租金。虽然得到众人的支持,家人却反对他种田,怕他累坏身体。

然而,最大的阻力还不是家人的反对,而是农机的老旧和欠缺。记者日前在黄月明的老屋里看到,屋内被插秧机、收割机占满了地方,打田机没位置放了,就在新屋外搭个木棚摆放。“机器不能淋雨,要放在屋里保护好,以前还怕人偷,晚上还专门安排人看护。”就算黄月明精心养护农机,还是避免不了机器变得残旧。那台插秧机因为零件坏了,又没有零件更换,只能放在老屋最里面,收割机多处生锈,最多再工作2年就要报废了。

塘蓬镇的农田小块而狭窄,因而没有农机租赁,都是靠个人购买。而且因为没有烘干机,遇上雨天,当地农民甚至要连夜送稻谷到安铺镇烘干。黄月明表示,如果有资金的扶持,他希望可以全部更新老旧的机器,还要添加一台烘干机。如果可以实现的话,他认为可耕400多亩地,干到80岁。对于黄月明,南充村党支部书记黄俊忠也是大为赞赏:“很难得的一个人,希望有关部门帮扶他更新农机,让他带动更多农民种田致富。”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广州湾大道情侣码头预计国庆假期期间对外开放
  • 霞山交警逆风而行 扶栏清障护民安
  • 环卫工人清理城市垃圾
  • 攀岩夺冠 喜不自禁
  • 风高浪急
  • 湛江9条主次干道悬挂千面国旗 盛装迎国庆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