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为留住稻香 廉江老农“拾荒”十年

2016-04-14 10:4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曹龙彬 通讯员李文静 肖挺

在廉江市塘蓬镇塘蓬村,黄月明正向记者介绍他的“老农机”。 记者 刘冀城 摄

培养“农二代”接班人

家人虽然反对黄月明耕田,但他坚持要培养他的接班人。见到儿子、儿媳闲在家里,他都要赶他们下田干活。25岁的小儿子黄小一孝顺懂事,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操作农机,也传承了对土地、粮食的那份挚爱,成为了黄月明选定的接班人。

黄小一原本在海南工作一个月可以收入7000多元,但为了减轻黄月明的负担,他放弃工作回来帮助父亲,也愿意成为他的接班人,但他还是反对父亲下田劳作。“操作就由我来做,父亲在一边指导就好了,我不想让他太辛苦。”他说,村里的田几乎是全镇最好的田了,其他村民不愿耕种确实很可惜。他很认可父亲从事农业的意义,希望带动更多年轻的“农二代”从事机械化生产。

儿子的表现让黄月明非常欣慰,但他对儿子也深感愧疚。去年10月,黄月明从长山镇某村借来一台国产收割机,价值十几万元。黄小一开着借来的收割机时,发动机却烧了。黄小一当时就慌了,把人家价值十几万元的机器给弄坏了,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当晚就睡不着觉。虽然黄月明知道后第一时间宽慰儿子,让他不用担心,但是这件事情还是对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连续几天茶饭不思,为损坏农机的事忧愁不安。

那台借来的收割机已经停产了,没有零件可换,黄月明花了2万多元还是没有修好。好在对方没有要求赔偿,只是让其请人把机器给拉了回去。

虽然遭受了打击,黄月明还是没有放弃耕田的事业,表示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会坚持下去。他说,年轻时赚了些钱,又游览了多个地方,很多东西都吃过看过,还是觉得回乡做“耕田佬”心里最踏实。赚的钱虽然不多,但也够用,他还用卖粮食的钱建起了一座新房,他相信只要用心,种田也会种出新天地。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广州湾大道情侣码头预计国庆假期期间对外开放
  • 霞山交警逆风而行 扶栏清障护民安
  • 环卫工人清理城市垃圾
  • 攀岩夺冠 喜不自禁
  • 风高浪急
  • 湛江9条主次干道悬挂千面国旗 盛装迎国庆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