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优先整改了安全隐患最突出的几处,瓷砖脱落那面墙外立面已重铺,乱堆放的商户经劝导已承诺限期清理。”物业梁经理边走边介绍整改情况。
近日,湛江市麻章区某小区内绿意盎然,麻章区人民法院湖光法庭的法官来到该小区,对不久前调解的一批物业纠纷案件进行回访。
“服务到位才是最好的‘缴费通知单’。环境确实改善很多,业主看到你们的努力,心气顺了,矛盾自然就解了。”
业主“维权”拒缴物业费
物业公司欲对簿公堂
不久前,该小区业主因服务问题对物业积怨已久:消防门损坏半年未修、外墙瓷砖脱落、垃圾清运不及时……多次投诉无果后,部分业主在微信群发起“维权行动”,53户业主集体拒缴物业费。
“物业费无法收齐,公司都无法维持经营了。”见此状况,物业公司也一次提起29起诉讼,将欠费业主告上法庭,要求业主补缴费用和滞纳金,并承担诉讼费用。
“简单判决容易,但执行难啊。”法官翻看着厚厚的案卷,眉头紧锁——这些案件虽然每户欠费金额不大,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但矛盾错综复杂:有的业主因房屋质量问题拒缴;有的觉得“别人不交我也不交”;还有些空置房业主对“空置房是否该缴费”存在误解……物业公司方面则表示,业主不按时缴纳物业费,将影响其正常运营,问题也难以及时整改。
法官想方设法化矛盾
首案示范调解打开“突破口”
走进调解室内,物业公司梁经理便摊开账本说道:“我们也很无奈,每月各种维修、垃圾清运就要支出一大笔钱,现在53户拖欠费用,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按合同,我们有权要求补缴费用和滞纳金。”业主代表则现场展示投诉信息截屏:“物业公司不作为,消防门损坏半年不修,我家外墙瓷砖脱落反映多次都没解决。”
法官采取“示范调解+分类化解”策略,先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个案,组织业主与物业代表开展调解。“面对面”调解中,通过展示水电支出、设施维修、业主投诉反馈处理记录等证据,法官让双方就物业服务质量形成统一认知,明确物业提供了服务,但服务细节存在瑕疵。
见双方僵持不下,法官决定采取“背靠背”调解。他先与业主代表沟通:“您的不满心情我能理解,相信业主最终目的是改善小区环境与服务,但根据《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业主是不能以未接受服务为由拒缴物业费。”随后又物业公司梁经理说理:“业主反映的外墙确实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发生脱落伤人事件,物业恐怕难辞其咎啊。”
看着手机上一条条未处理的投诉意见,梁经理也意识到己方工作的不足:“前期物业服务的确存在瑕疵,对这些受问题困扰的业主会适当减免部分费用……”法官则开始劝说业主代表:“你看这边物业已做出了让步,大家要向前看,如何让物业改进服务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问题的拆解释明,双方隔阂逐渐消融。最终,业主代表与物业公司达成调解协议,物业公司对收取款项数额做出让步,并表示今后对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瑕疵和问题积极整改,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至此,积累多年的该批物业纠纷,首案成功“破冰”。
力促差异化调解
29起物业纠纷批量“清零”
一案结,多案消。首案调解成功的消息很快在业主群传开。一些业主陆续询问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法官则趁热打铁,逐一与业主沟通协调调解方案,并汇总各自整改意见,促成差异化调解方案:
对空置房物业费适当减免一些费用;对服务不到位问题限期整改;对跟风不缴费业主,以首案调解案例示范释法,消除“法不责众”心态。同时,针对部分业主白天上班或不在本地的实际情况,湖光法庭法官调解工作室开启全时段服务:为上班族开设“午间法庭”;为外地业主提供“夜间视频调解”;通过“共享e法庭”线上签署协议……
最终,29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在15天内全部化解,物业费收缴率达100%。
麻章法院湖光法庭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指导调解职能,做实做优各类调解,今年以来,共受理案件147件,办结101件,调解结案65件,调撤率达64.35%。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