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市中心城区噪声污染重点区域专项整治行动正式启动。此次行动旨在通过集中整治各类违法违规排放噪声行为,全力为市民营造安静和谐的城市生活环境。(据7月10日《湛江日报》)
“剑”指各类违法违规排放噪声行为,我市开展噪声污染重点区域专项整治行动,旨在答优噪声污染防治“民生卷”,全力为市民营造安静和谐的城市生活环境。
噪声污染虽无形,却直接啃食着百姓的幸福感。不同类型的噪声如同“隐形的干扰源”,打乱了日常作息、影响了身心健康,甚至成为引发邻里矛盾、社会纠纷的导火索。为此,答优噪声污染防治这张“民生卷”,事关市民的休息权,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从来不是小题大做,现实意义大得很。既要以法为笔作答。采取“定点值守+动态巡查”模式,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违法违规排放噪声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又要用创新之笔作答。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帮助噪声污染单位或企业找准原因,分类施策。对工业噪声,要推动企业升级降噪设备、优化生产流程,从源头掐断污染链条;对交通噪声,需完善道路隔音设施、规范通行秩序,平衡通行效率与居民安宁;对生活噪声,要细化管理条例、强化社区引导,让文明生活理念落地生根……
科技赋能管理升级,智慧驱动质效倍增。答优噪声污染防治“民生卷”,必须借力科技。建筑工地上采用“基坑气膜”,以高强度膜材将施工机械密闭,噪声外泄可减少70%。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远程喊停”系统,能自动取证并远程叫停违规施工;安装“智慧广场舞系统”,可运用定向发声技术将音乐控制在固定范围……这些先进的技术,不妨在噪声污染防治中大量应用。
每位市民都是噪声污染防治“民生卷”答卷人。比如,开车时不随意按喇叭;跳广场舞将音量调小一些;深夜回家时不把动静整得太大;碰到噪声污染时,进行文明劝导,必要时投诉举报……大家一起努力,对“噪音污染”行为说“不”。
噪声污染防治这张民生卷,没有标准答案,但有民心标尺,只有政府、社会和市民用心用情用力同题共答,才能真正落实每个人的民生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