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歌声的启迪

2025-07-11 12:39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杨超记

我的童年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小学二年级的一天,一个男老师上音乐课。我们盯着白纸黑字,盯着歌谱歌词,陌生得出奇。当“新歌”一被教唱,调儿却已耳熟能详。我们先跟着读陌生的歌词,后跟着哼听过的谱子,再跟着老师学唱。

老师教唱的是《国际歌》,歌声从泥地板的教室飘出空阔的校园上空。

那年头,尤其是白天,广播里总送出嘹亮的歌声。那优美的旋律,浇灌脑壳,令人如痴如醉,潜移默化。广播里每天播放的以《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等红歌为主,这些红歌开垦着我的艺教荒地,最初给我植入了一粒音乐的种子。

童年已过几十载,满脑歌声依然在。前段,偶遇科班出身的市文化馆陈馆长,他对我的歌声当面点赞:“音质美,也动听,参赛肯定能获奖。你肯定领过竞赛奖了吧?一些人上音乐学院,但其歌声并不行……”遇见内行并被夸赞一番,心里乐开了花。

长假空闲,到麻章志满水库边小聚。歌厅里已坐着一位魁梧的长者,他让我开唱。于是,我如入无人之境,加大“油门”,开演唱会一样,连吼了好几曲,仍不过瘾。也许,音色特别,或节奏恰当,或感情纯真,令长者抛出问话:“您是歌手?”我听了直摇头。他又肯定追问我:“是我猜错了,还是你错过了歌手的职业?”他对我的认同,让我顿感心波荡漾,暖流一圈又一圈。

那晚,在餐桌上,那位长者饶有兴趣地了解我。待我俩互相介绍完各自情况,才知他是外省一戏剧学院的院长,刚退休回来家乡……

饭前哼歌,我不知天高地厚,竟在这位“鲁班师爷”的门前挥舞大斧,心想献丑了!

然而,再获内行的首肯,恰好印证了我的音乐天赋。若无童年红歌飞扬的沃土,哪有小苗破土而出?从弱不禁风到风雨无阻,茁壮成长,我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从昔日“小歌盲”变成内行口中的成人“歌手”,谁说不值得暗自庆幸一番呢?

编辑:梁海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文化中心主路欢乐大道全线贯通
  • 徐闻县新寮镇聚力打造海岛乡村振兴新样板  让“小花生”变“致富果”
  • 霞山:长者饭堂飘香味  便民举措惠万家
  • 岭师“青衿志”突击队:非遗传承新路径 让雷州石狗“活”起来
  • “廉江十大名菜”出炉
  • 廉江市高桥镇红寨村绘就生态画卷——“牛伴鹭歌 田园和鸣”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