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共享厨房“烹调”人间温情

2025-07-11 14:54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肖汉宁(廉江)

“你今天做什么菜?”“我今天准备煮点控糖餐。”近日,在湛江首家“党群连心·共享厨房”——广东医附二院东门旁边的“党群连心·共享厨房”里,传出阵阵谈话声。这里是医院患者及家属的“家外之家”,可免费预约使用。(据7月9日《湛江日报》)

医院里,刺鼻的消毒水气味、冰冷的医疗器械、此起彼伏的呻吟声……这些占据了大多数人关于医院的印象。在这样的环境中,患者与家属承受的不仅是病痛折磨,更有情感上的疏离与孤独。尤其对那些长期住院或异地求医的患者而言,更需一份家的精神慰藉。共享厨房的出现,恰如其分地起到了这个作用——当患者和家属能够按照自己的口味炒一盘菜、炖一锅汤,那种“自己做主”的掌控感和“家的味道”的熟悉感,往往更能抚慰焦虑的心灵。

共享厨房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超越单纯的物理空间共享,在于它在那些不经意的细节里体现的温暖。42平方米被细心划分成7个操作间,7套厨具随时待命,背后是“让每个人都方便使用”的贴心;为行动不便的脑出血患者连续多天煲汤送饭,党员们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诠释了“党群连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陪伴;内分泌科医护手把手教糖尿病患者做控糖餐,病友们围坐在厨房里分享治疗心得……这些温馨的场景,让共享厨房摇身一变,成为了异乡求医的“温暖灶台”、情感交流的“心灵驿站”、焦虑不安的“情绪缓坡”。

从深化医院改革的角度看,共享厨房的出现,是对优质“医疗服务”的另一种定义:好的医疗,不仅要治好身体的病,更要暖好心。当医院开始关注患者“吃得香不香”“住得习不习惯”,当党组织的力量下沉到厨房这样的“微小场景”,医疗服务便有了更细腻的温度。这个42平方米的空间,或许不大,却承载着医院对患者和家属满满的关怀,也为“如何让医院更像‘家’”提供一个生动而鲜活的实践范本。

正因如此,我们要把共享厨房打造得更有特色。一方面,在管理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约制度和使用规范,确保共享厨房的资源能够公平、高效地分配给每一位有需要的患者和家属。同时,安排专人负责厨房的日常维护和卫生清洁,让使用者能够安心、放心地烹饪美食。另一方面,在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展共享厨房的功能。除了提供基本的烹饪场地和厨具,还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结合实际配备相应的食材和调料,还可以组织各类烹饪活动和交流分享会,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炊烟袅袅处,最抚凡人心。在这个42平方米的共享厨房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便民设施,更是一种医疗理念的革新——将冰冷的医院变成有温度的生活空间,让患者在对抗病魔时,手中握住的不仅是药片,还有家的温暖。

编辑:王闻闻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文化中心主路欢乐大道全线贯通
  • 徐闻县新寮镇聚力打造海岛乡村振兴新样板  让“小花生”变“致富果”
  • 霞山:长者饭堂飘香味  便民举措惠万家
  • 岭师“青衿志”突击队:非遗传承新路径 让雷州石狗“活”起来
  • “廉江十大名菜”出炉
  • 廉江市高桥镇红寨村绘就生态画卷——“牛伴鹭歌 田园和鸣”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