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吴川电影公司在吴川市梅菉街道大塘公园小广场播放公益电影,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据7月21日《湛江晚报》)
每次看到电影下乡的报道,都会想起小时候在村里晒谷场看《地道战》《游击战》的情景。那时的露天电影对于80后的我们既是难忘的童年记忆,更是丰富的精神食粮,弥足珍贵。
如今,公益电影下乡作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如同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光点亮乡村的夜空,为村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听享受,更是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的重要使命,以光影赋能乡村文化建设,让乡村的夜生活更加“有声有色”。
公益电影下乡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红色经典可以让村民们在热血澎湃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轻松诙谐的喜剧片用欢声笑语缓解劳作的疲惫,让大家带着愉悦舒畅的心情入眠;充满想象力的科幻大片能激发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萌生要成为科技达人的梦想;还有融入法律知识的影片能以生动的演绎引导村民们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不同类型的电影就是一场场不同内涵的文化盛宴,为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村民传递生活的美好、传授专业知识,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领略到电影艺术的魅力。
在我看来,一块幕布、一个投影仪,看似简单,实则考验有关部门的智慧。如何让公益电影下乡持续成为激活乡风文明建设的“一池春水”,需要文化部门不断创新放映思路,如利用数字平台为村民提供采取“点单”服务,让群众参与到放映工作中来,积极回应村民期待;与时俱进加大对放映设备的投入和技术支持,提供更加优质的观影体验;进一步创新宣传推广方式,结合年轻人的喜好将电影与乡村文化活动、互联网等相结合,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到“晒谷场”上和长辈们交流互动,让公益电影在乡村焕发出新的朝气和活力。
电影是“光”和“影”的艺术,也是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农村公益电影下乡是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是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举措。衷心希望公益电影能够不断优化升级,持续滋养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