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装载2.78万吨马来西亚铁矿粉的“恒诚”轮靠泊湛江港601码头,湛江海关所属霞山海关关员迅速开展现场查验作业,确保大宗资源性商品顺畅通关。
关员对进口铁矿粉进行查验。
近年来,随着湛江市钢铁、石化、小家电等产业发展,湛江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往来日益紧密。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湛江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32.2亿元,增长8.2%,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61.4亿元,增长12.2%;进口170.8亿元,增长6.8%。
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增长较快
据了解,湛江海关积极助力铁矿保税混配业务提速增效,推行多国别、多品位铁矿保税混配及“非单一批次穿插作业”模式,企业可节省作业时间20%以上,同时帮助企业灵活自主应对国际市场变化,拉紧出仓审核、接单审单、装船放行等各环节链条,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支持企业大幅拓展“保税中转”和转口贸易。
此外,该关还着力推进智慧综保建设,结合大宗散货业务特色,在湛江综保区创新开发“一票多车,二线出区”业务模式,实现“境外—湛江综保区—境内”全链条自动通关。
今年上半年,湛江市以保税物流方式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21.6亿元,增长16.7%,占湛江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下同)的52.2%,比重不断提升,较去年同期增加3.4个百分点。
原油、铁矿砂等商品进口大幅增长
湛江海关创新进口铁矿石“智慧检验检疫”模式,依托近红外光谱仪、放射性监测仪、AI机器视觉识别等3类新型在线仪器和装置,对卸货传输带上的铁矿石开展全天候在线检测与风险判别,实现固废排查、外来夹杂物识别与放射性监测等远程智慧查验监管作业;构建进口原油智能查检新模式,船舶靠泊后与码头无缝对接作业,无需等待人工抽样即可接驳开卸,进一步提高泊位周转效率。
今年上半年,湛江市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分别进口原油、铁矿砂88.3亿元、40.2亿元,分别增长19.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