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我市交出亮眼的经济运行“成绩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811.26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是2022年以来的最高增速。这是记者从7月24日召开的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暨市委财经委会议上获悉的。
俯瞰广湛园(湛江奋勇高新区),目前园区初步形成医药食品、钢铁配套、新材料三大主要产业。记者张锋锋 摄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市锚定“四个抓”主攻方向和打造“六个湛江”目标任务,把抓经济、产业湛江放在首位,推动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主要经济指标基本达到甚至超过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货物进出口总额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4项指标明显好于预期。特别是二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展现出明显的经济向好态势。
中科炼化成品油码头。记者刘冀城 通讯员林江海 摄
工业经济提速发展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增速高于全省6.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10.7个百分点,是2022年以来最高增速。
市工信局等单位积极作为、靠前服务,聚焦链主企业深入开展“亲商助企”活动,促进惠企助企政策直达快享,及时协调解决资金、市场、原料等问题,全力支持企业增资扩产,推动二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9%。
重点企业增加值快速增长15.2%。上半年,30家重点工业企业合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其中,中科炼化公司今年生产显著提升,原油加工量增长33.5%;中海油湛江分公司油气当量增长11.2%;宝钢湛江钢铁公司保持稳定生产,钢材产量增长5.3%。
此外,全市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快速增长11.6%。工业用电量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发展趋势持续向好。雷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增速全市最快。
冷轧精品钢卷。记者欧阳泽 摄
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5%,下降幅度较全省低5.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7%。其中,防洪除涝设施管理投资、水上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149.6%、57.8%。
工业投资占比达53.7%,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钢铁冶炼及加工业投资增长417.4%;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7.0%,占工业投资比重11.5%,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8.7%。
去年10月以来,我市连续举办省民企、省属国企、广州市属国企、石油化工跨国企业、央企、银行机构投资推介活动,共达成协议投资额2075.5亿元。
为抓好项目建设,我市建立市领导挂点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实行清单制管理调度,取得良好实效。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液体散货码头通过对外开放验收,广湛高铁静态验收启动,合湛高铁广东段全面开工。
上半年全市新开工入库项目229个、完成投资128.6亿元,47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5.76亿元。完成投资超亿元以上项目69个、完成投资超3亿元以上项目20个、完成投资超10亿元以上项目6个。
赤坎老街游人如织。记者张锋锋 摄
消费活力不断释放
上半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327.56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出口市场保持稳定,主要进口商品增长势头好。进口总额236.58亿元,增长8.5%。
消费方面,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3.19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2.7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7%,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9%。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增长4.7%,餐饮收入增长1.4%。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信器材类、日用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和粮油食品类分别增长812.7%、491.8%、352.8%、351.7%、78.5%、40.6%、27.7%和16.8%。
霞山区创新“线上线下联动”的营销新模式,推动京东五星湛江公司在线下商场开业,成功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11%的高速增长。
全市文旅消费快速发展,1月至6月预计接待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2.5%、23.5%。
此外,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3.35万户,同比增长7.81%,市场主体保持活力。
客商洽谈。记者欧阳泽 摄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上半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84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八成以上,同比增长20.4%。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69万人;重要民生产品价格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方面,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65元,同比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9元,名义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35元,名义增长6.0%。
2025廉江家电春季(广州)博览会。记者欧阳泽 摄
力争下半年稳中更进
经济增速与全国相比还有差距、部分指标与年初预期目标相比仍有增长空间、经济运行的困难挑战仍然存在……下半年是湛江稳定经济增长、推动预期向好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形势分析交流中,有关市直部门和县(市、区)针对下半年工作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抓项目、扩投资。把项目推进作为稳投资的关键支撑,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坚持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加强“三张清单”定期调度,协调解决突出问题,重点要加快推进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廉江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南宁至湛江高速公路广东段工程、雷州半岛灌区工程等项目建设,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聚焦“四绿一蓝”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积极抢占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新赛道,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促消费、扩内需。大力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用好国家第二阶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结合节庆开展促消费活动,加快提振汽车、智能家电、家具家装等大宗消费。抓好暑期、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时机,大力开展文旅消费活动,让“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建立健全重点商贸企业服务制度,鼓励在库企业优化网点布局、拓展经营区域、开展连锁经营,培育挖掘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新达限企业,筑牢消费市场稳增长基础。
湛江港集装箱码头。记者张锋锋 摄
稳外贸、稳外资。深化“政关企”稳外贸工作机制,支持企业参加首届广东优品展览会、“粤贸全球”系列展会,持续拓展多元国际市场、稳定外贸订单。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陆海优品”公共服务平台,精心筛选本地标志性产品入驻,推动我市更多优质商品“走出去”。依托巴斯夫等外资项目强化“以商引商”,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将生产制造环节、新产品线转移到湛江,促进外资保稳做优。
强农业、兴县域。抓实抓好县域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镇村风貌提升、集成式改革创新、动员社会力量“五大行动”。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强化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种业经济,发展规模化养殖,加快培育规模经营主体,聚力将金鲳鱼、丝苗米、湛江鸡等特色产品发展成为优势产业。实施“湛品”品牌建设行动,推进“12221”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防风险、保安全。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加强税收收入征管,严守不发生新增隐性债务风险的底线。及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加大对“白名单”房地产企业的支持力度,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深入实施“民生十大工程”,突出抓好稳就业、促就业工作,不断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供给,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