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给小豆荚过完九岁生日,她一边吃着蛋糕一边跟我说:“妈妈,我好喜欢我的八岁呀,我喜欢到我都舍不得结束它。”我好奇地问:“哇,那你最喜欢八岁的什么呀?”她说:“我在八岁的时候挑战了攀岩,我现在想想都有点害怕,真不知道当时是哪里来的勇气登到最高点。我还读了很多我喜欢的历史书,还有我挺讨厌写作文的,但是我在八岁这一年居然还参加了作文比赛并且获奖了。”
我说:“那可不!你八岁的成就可远不止这些!你学会了游泳,你还做了语文科代表,你的600米跑步成绩也不错,这样看来,你的八岁可真了不起!”小豆荚顶着吃成小花猫的脸,像只鸽子似的不住地点头,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不完美搭建起来的完美
其实,回忆起这些成就,我们俩当时都并没有那么满意。例如攀岩成功登顶的那一次,中间小豆荚有很多次想放弃,最后在各种诱惑和打鸡血下才坚持爬上去。作文比赛写的作文也有一些语句不够符合逻辑,获得的奖项也是个参与奖。独立游泳时,每次不到10分钟就想借助辅助道具,跑了600米也不是一口气跑下来的,中间停停跑跑了好几次。我突然明白,如果我总是以结果为导向去衡量孩子的每一次成长,那其实没有一件事是成功的。换个角度看,如果以一种成长型思维来看待每一件事情,那它们都是值得庆祝的。而这每一件不完美的事情汇总在一起,成就了她内心深处完美的八岁,也搭建起了她的幸福感和自信心。
拒绝强行纠正
拥抱不完美
很庆幸的是,虽然她的很多表现我们不太满意,但是我在当时并没有去强行“纠正”她那些不完美的表现,而是大声赞美和鼓励,要不然她今天可能也不会有这种了不起的八岁体验。
总喜欢反复纠错孩子,实际上是大人的控制欲和掌控感在捣乱。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孩子改掉坏毛病,但是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却是否定和不被信任,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价值感低,做事逐渐失去积极性,最后容易陷入摆烂状态或者和家长对着干。
不完美小孩&不完美家长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小孩和完美的家长,也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跌跌撞撞的成长。孩子的人生需要不断去尝试和探索,在各种错误中成长的孩子才会更加坚韧,作为家长要学会包容,放下自己的焦虑,耐心等待和陪伴。
因此适度的“放养”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我想举一个小豆荚小时候学习穿鞋子的例子,来给大家参考:
1.不涉及安全或三观的小事,允许孩子试错,及时肯定孩子的闪光点。
反复纠正:“你怎么总是穿不好鞋子/穿快一点,都要迟到了。”
正确肯定:“今天的鞋子是自己穿的,妈妈真为你感到高兴。”
2.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思考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复纠正:“不对,又穿反了,这只得穿在左边。”
正确引导:“你瞧,你穿的和妈妈穿的鞋子有没有什么不一样?你试试走几步,有没有发现脚有点不太舒服?如果觉得不舒服可以试试换过来穿看看。”
同学们,你们有一个常常纠正你们错误的家长吗?不妨把今天学到的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分享,教会他们如何正确育儿吧!让爸爸妈妈相信我们,只要给足我们足够的空间,相信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探索、总结经验,变成一个坚韧强大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