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遂溪县界炮镇老马村,探访老马抗日武装起义旧址,探寻那段被岁月尘封的红色记忆。
老马抗日武装起义旧址——马氏宗祠。
旧址寻踪:
马氏宗祠与陈列室 承载烽火记忆
一座古朴的建筑——马氏宗祠坐落在老马村,它是老马抗日武装起义旧址。目前,这里成为遂溪县文物保护单位、湛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6年,遂溪县人民政府拨款对马氏宗祠进行修葺,让这座见证了革命风云的建筑焕发生机。
在宗祠旁,是2018年7月建成的老马抗日武装起义事迹陈列室。这座水泥钢筋结构的一层楼房,占地面积250平方米,里面陈列的史料,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革命故事。
村民马德站在马氏宗祠前,自豪地说:“这是当年老马起义的地方,无数革命者从这里出发,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平时,常有人来参观,听我们讲过去的事。”
在陈列室展板前,70多岁的马华荣指着“老马乡先后参加革命武装斗争人员”名单,激动地说:“这是我父亲马朝献和大哥马华新,我要把他们为革命奋斗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他手机里保存着家人参加革命时拍摄的照片,眼神中满是崇敬,并讲述父亲教育自己“不贪钱、做事老实”的家风传承,让革命精神在生活点滴里延续。
老马村委会干部马向明说,革命前辈马华新十四岁参加老马起义,后来成为一名飞行员,退休后在珠海定居,他的英雄事迹激励着村里一代又一代人,“红色基因在老马村,从来没断过”。
在老马起义陈列室,遂溪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程哲鸣(右一)讲述那段革命历史。
老马起义:
南路抗日烽火燃 独立武装展新篇
采访当天,遂溪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程哲鸣和记者一同走进老马起义陈列室,为我们讲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老马起义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中共南路特委领导和组织的独立自主的广东南路地区第一个抗日武装起义。它犹如一声惊雷,划破了南路地区抗日斗争的夜空,对南路人民抗日武装的进一步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44年春,中共南路特委书记周楠赴重庆向中共中央南方局汇报工作,董必武、王若飞等领导指示南路要开展独立自主的武装斗争。7月,周楠回到广州湾,决定以老马村为中心举行武装起义,建立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独立自主的抗日武装队伍。
随后,周楠来到老马村,召集遂溪县党组织领导人支仁山、唐才猷等开会,传达指示并部署起义工作。会后,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筹集枪支弹药、扩充各地的游击小组、筹备粮款物资。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起义条件成熟。
1944年8月9日凌晨,遂溪抗日游击队首先对不抗日专反共的顽固分子张德安所率的界炮联防队解除了武装。与此同时,山家、豆坡抗日联防队迅速将队伍开往老马村。天亮后,信和乡常备队和深坭塘自卫队的部分队员以及老马、山家、后田、乾留尾、龙湾仔、斗仑、金围、山里等村的游击小组也全副武装地集中到老马村,共200多人进行武装编队。当天10时许,武装起义大会热烈举行,支仁山代表中共南路特委宣布遂溪人民抗日联防大队成立,宣读委任令:马如杰任大队长,陈兆荣任大队政治委员,林杰任大队参谋,陈开濂任联防区主任。分析敌我形势,鼓舞士气,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丑恶面目。陈兆荣宣布大队的性质、任务和纪律。
然而,这次起义震惊了当地的国民党顽固派和日伪军,他们妄图将这支新生力量扼杀在摇篮中。从1944年8月到9月,敌军三次调集重兵围剿老马村。起义大队在支仁山、唐才猷的指挥下,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多次打退敌人进攻,最终成功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在粉碎围剿后,根据中共南路特委指示,起义部队于8月22日撤离老马村,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
老党员马兰富讲述当年的老马起义。
精神传承:
老党员忆往昔 红色力量启新程
在老马村,有一位深受尊敬的老党员——马兰富。遂溪县离退休干部联谊会秘书长梁杰介绍,马兰富于1939年入党,是目前遂溪县健在的党龄最长的老党员。
虽已年逾百岁,但马兰富精神矍铄,声音洪亮。提起当年的老马起义,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1944年8月9日,21岁的我和200多名战友一起参加了老马起义,就在马氏宗祠前。”老人回忆道,“当时我们听到的指示是‘要像深坭塘村的乡亲们那样,用血肉之躯筑起抗日长城!’”
作为老马村游击小组成员,马兰富和村民们白天务农,夜晚秘密运送弹药,还将家中的粮食和布匹捐给游击队,“那时全村30多户人家,家家都住过游击队员,大家齐心协力,就是为了赶走侵略者。”
起义后,马兰富所在的第一中队负责保卫起义核心区域,在敌军围剿时,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与敌人周旋,夜里放冷枪,白天埋竹签,让敌人疲于奔命。“主力部队趁机端了国民党顽军杨起德部的老巢下担村,敌人只能灰溜溜地撤退。”老人笑着说。
抗战胜利后,马兰富复员回乡,但他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主动担任老马村义务讲解员,多年来为上万名参观者讲述“老马起义”的故事,“我这一辈子,最骄傲的就是参加了老马起义,保家卫国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神圣使命!”
在马兰富等老党员的影响下,老马村的年轻一代纷纷成为红色文化志愿者,有的还加入了“老兵关怀”志愿团队。老马村也成立了由退役军人、老党员和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宣讲队,他们走遍学校、机关、企业,讲述抗战故事,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如今,老马村依托红色资源,不断续写传承篇章。“红色记忆 薪火相传”粤桂边区革命纪念馆藏品捐赠活动曾在此开展,村民马康发等人捐赠大刀、刺刀等抗战物件给湛江市博物馆,让历史实物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站在村里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村民叶召强抚摸着碑上刻有的“叶爱”二字,感慨地说:“这是我家亲戚,感谢革命先烈们,为我们换来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要铭记老马起义历史,一起把老马村建设得更美好。”
依托红色资源,界炮镇打造“红色旅游+生态农业”融合发展模式,让“老马起义”的故事,真正世世代代讲下去,让红色精神永续传承、熠熠生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