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湛江制定并发布了《湛江市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围绕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引育、金融支撑等方面提出十条硬核举措,全面推动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助力湛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据10月15日《湛江日报》)
推动科技成果全面转化,湛江又有大动作。此次专门出台的《措施》,条条聚焦痛点、字字凸显“硬核”,旨在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通道,真正激活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池春水”。
“对症才能下药,靶向才能根治”,此次我市出台的《措施》,正是精准施策的“良方”。针对科研人员“不敢转”,明确收益分配规则给足底气;针对校企“对接难”,搭建平台、派驻人才牵紧纽带;针对项目“缺资金”,强化金融支撑注入活水……每一条措施都精准瞄准转化堵点、落在实际需求上。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措施》,若只停留在文件上、挂在墙面上,终究是“纸上谈兵”,为此,推动《措施》落地见效,既要细化“施工图”,针对10条举措制定分领域、分阶段的实施细则,避免“笼统执行”;又要压实“责任链”,建立“谁牵头、谁负责、谁督查”的工作闭环机制,杜绝“推诿扯皮”;既要畅通“反馈路”,定期收集科研人员、企业的执行意见,对落地中的堵点动态调整优化,防止“政策走样”;又要筑牢“保障网”,配齐技术经纪人、金融专员等配套力量,为《措施》落地提供人员、资源支撑,避免“空有政策无抓手”。唯有把“落实”的功夫做足,才能让每条硬核举措都落地生根。
“众人拾柴火焰高”,要让《措施》落地见效、激活转化活力,需各方协同配合、同向发力。科研机构对照“人才引育”要求,推动科研人员下沉企业、对接需求;企业借力“金融支撑”政策,主动承接技术成果、推进项目转化;政府部门依据“体制机制创新”部署,打通部门协作堵点、做好服务保障;技术服务力量做好供需对接、架稳沟通桥梁……唯有各方攥紧拳头、各尽其责,才能真正让科技成果转化的“春水”持续涌动、活力满满。
“好政策是船,实举措是桨”。《措施》已为湛江科技成果转化备好了“船”与“桨”。让我们握稳桨、齐心划,推动这航船破浪前进、驶向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