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赤坎区调顺街道调顺村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历经三年深耕实现从传统村落向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的蝶变,成为粤西乡村振兴标杆。该村地处三面环海的调顺岛,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00人,兼具渔家文化底蕴与区位优势,2023年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村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1510”工作模式——锚定1个五年规划、每年落实10件民生实事,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党建引领:“榕议事”激活治理效能
调顺村打造“党建引领+村民自治”的“榕议事”品牌,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以树荫下、庭院间的议事会为载体,引导村民参与村务决策与矛盾化解。推行两年多来,累计召开议事会60余场,参与超1000人次,化解历史遗留纠纷3宗,解决建房审批、征地等实际问题12个,收集乡村振兴构想20个、民生建议48条,推动调顺路改造、民俗文化园游客中心等6个重点民生项目落地,实现“民有所呼、村有所应”。

产业赋能:文旅融合打造发展引擎
立足“一岛一村半座城”特点,调顺村定位“国际文化旅游美食岛”,以文旅融合激活产业活力。民俗文化园推进3A景区创建,农业研学基地建成招商,分散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形成观光体验研学线路。同时挖掘本土美食与非遗资源,打造特色文创美食聚集地,推出海鲜宴、非遗手作等产品,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升级。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约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实现“产业兴、百姓富”良性循环。
环境提质:多维改造勾勒宜居画卷
围绕“美丽宜居”目标,调顺村从基础设施、生态景观、公共服务多维度推进人居环境改造,实现村内路网硬底化,配套新建生态停车场、口袋公园及污水处理站。民俗文化园内人工湖与九曲桥相映成趣,调顺祖庙古色古香,双面瓦脊人物雕刻栩栩如生。2023年以来,赤坎区以该村为核心推进3个涉农街道“一带一圈一点”示范建设,其无害化卫生户厕完成率达100%,各项指标均达广东省美丽宜居村标准,营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生活环境。
调顺村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提升”,成为湛江赤坎区“产城人文乡”融合理念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如今这里既是村民幸福家园,也是游客休闲热门地、企业投资洼地。展望未来,该村将持续以“百千万工程”为指引,在产业升级、治理优化、环境提升上发力,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稳步迈进,续写乡村振兴精彩篇章。

展望未来调顺村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指引,持续巩固拓展三年发展成果,在产业升级、治理优化、环境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稳步迈进,在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与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这座海岛村落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来源:赤坎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