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捞航道内沉船沉物。
10月4日,强台风“彩虹”正面袭击湛江,登陆时最大风力达到67米/秒,是有气象记录以来10月登陆广东的最强台风。
面对“彩虹”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湛江海事局迅速行动,积极应对,众志成城,在台风防抗过程中勇于担当、科学防抗、运筹帷幄,海上防风组织井然有序,将台风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损失降到最小,以最快的速度打通了海上航行通道,打了一场防抗强台风“彩虹”的精彩保卫战。
提前部署 严阵以待 吹响抗风集结号
湛江市区是“彩虹”的登陆地。湛江海事局担负粤西海上搜救分中心日常工作,是湛江海上防台工作的指挥部。“彩虹”来袭前,湛江海事局按照“早准备、早部署、早检查、早落实”的工作要求,严阵以待。
10月2日8时30分湛江本港和雷州半岛东西部沿海、琼州海峡北岸各台风警报站升挂台风信号1号风球,辖区防抗热带气旋Ⅳ级响应启动,琼州海峡于2日20时起全线停航,3日15时辖区渡口全面停航,湛江海事局拉开了奋力防抗台风“彩虹”的序幕。
湛江海事局副局长袁杨伟说:“早在Ⅳ级应急响应的时候,所有基层海事处,全部力量到位,现场清点停靠码头的船舶。”
3日,湛江海事局督促检查所有基层单位,保证所有商船已进入指定锚位。“在辖区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时候,我们就安排救助船到达指定位置待命,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履行救助职责。”袁杨伟表示。
针对湛江港避风船舶多、散、杂的特点,湛江海事局采取“一对一点名”方式,确保每艘船舶都能呼叫到并提前进入防台锚地,并且充分运用“VTS、CCTV、AIS、VHF+联动执法”的“4+1”监管模式,注重静态管理和动态监管相结合,24小时监视辖区船舶动态。
“我们把防台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一点,面对‘彩虹’,辖区的船舶和人员就多一份安全。”湛江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黄吉说道。
为确保防风工作落到实处,湛江海事局领导坚持靠前指挥,带队深入辖区防抗台风前沿。一线海事执法人员不断加大对进出港主航道、海湾大桥、锚地等重点水域的巡查频度,督促施工船、无动力船舶等做好防台准备,沿海渡口渡船和琼州海峡航线适时停航,落实各项防台措施。
防抗“彩虹”期间,湛江海事局共组织安排辖区12271艘船舶进入指定区域和锚位。并督促落实防台风措施,防台风工作忙而不乱;出动执法人员674人次,执法车辆82台次,海巡艇39艘次,发布航行安全信息1025条,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