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事故调查、现场收集证书资料。
众志成城 抗击风灾 救助海上遇险人员
湛江海事局于4日启动防抗热带气旋Ⅰ级响应,要求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水上救援力量全天候待命,这也是今年以来该局首次启动Ⅰ级防台应急响应。
随着“彩虹”的强势来袭,海上的狂风巨浪对湛江海域避风锚泊的大量船舶造成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湛江港水域,面对12000多艘各类运输船舶和大量渔船的避风锚泊压力,湛江海事局所有执法人员立即停止国庆休假,坚守岗位,核实船舶值班、发送预警短信,一连处置了几十宗险情。
位于湛江海事局十楼的湛江海上搜救分中心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高频呼救声接连不断。
“湛江交管、湛江交管,我是‘金轮2’轮,船舶走锚失控,请求救助,请求救助!”10月4日13时15分,随着值班室一阵急促的电话报警声响起,湛江海上搜救分中心获悉 “金轮2”轮失控遇险,船上有9人,请求救援。
此时正值台风“彩虹”登陆湛江,海上风力恰好达到最大15级,阵风67米每秒,风力17级,情况万分危急,但此时风大浪高,大多数船舶无法派出,湛江海事局值班人员要求船员穿戴好救生衣做好逃生准备。
危急时刻,湛江海事局吴启连副局长沉着应对,通过分析台风路径,观察风力风向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多年防台风经验判断,湛江港水域很可能处于台风路径中心,如果分析正确将很快处于台风云团中心,也就是俗称的“台风眼”位置,台风眼处于台风中心,气压最低,风力最小甚至出现艳阳天的现象,这是救援的最佳窗口期,随后将会迎来台风的另外半圆,风力可能更大。
值班人员当机立断,要求附近的工程船“南鹰”轮做好救援准备,随时根据指令起锚救援,果然,很快风力逐渐减小,说明之前的判断正确,但是根据当时的台风移动速度,只有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的救援时间,时间紧迫,值班人员立即向“南鹰”轮发出起锚救援指令,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救出被困人员,并返回锚地抛锚防台,“南鹰”轮克服大浪的困难起锚救援,终于在14时20分传来喜讯,成功救起全部9名船员,并迅速返回锚地,很快风雨大作,更大的一轮风雨袭来,救援行动圆满结束。
较之19年前的台风“莎莉”,“彩虹”持续时间更长,横扫之处满目疮痍,但这次防抗台风,由于部署到位,措施得力,最大限度地将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
据统计,“彩虹”来袭,湛江海域接连发生船舶搁浅、沉没、走锚或失控等险情39宗,湛江海上搜救分中心协调湛江海事局、湛江救助基地、湛江市海洋渔业局、湛江港等多个涉海部门全力搜救失踪人员,并立即派出“海巡0925”、“海巡09068”等船舶执行海上搜救任务,成功救起13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