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旅游部门了解到:自我市去年5月1日全新推出湛江市区人文一日游以来,该线路成为了解湛江历史、感受湛江变化、体验湛江风情的窗口,受到市民和游客青睐,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至今共接待游客31823人次。其中,外地游客约占46%,外国游客达60多名,成为我市城市文化名片和新亮点。增设旅游配套设施
但记者采访中发现,湛江市区人文一日游火爆的背后,也有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部分景点需修葺和增设旅游配套公共设施。一些景点比如天主教堂、大通街等指示牌不清晰和欠缺,需要按照旅游景点的要求进行必要的修葺,景点的公共设施不完善,如洗手间、垃圾桶、公共坐凳等偏少或缺乏,这些有待进一步投入和改造。
另外,部分景点需划定旅游大巴停车位。由于个别景点位于狭窄老城区,道路空间狭窄,目前还没有划定适于一日游旅游专线大巴车停放的车位,造成停车不便。如渔港公园、许爱周故居古玩城、大通街、寸金公园等,目前还没有划定旅游专线车的停车点,特别是没有固定的旅游大巴停车点,导致旅游车在某些景点难以找到合适的位置停放,甚至会因为临时停车被交通罚款的情况。
部分景点需协商调整开闭时间和提升接待能力。如市规划展览馆、市博物馆等部分景点在开放时间、接待能力等方面未能达到游客和旅行社的要求,市博物馆和法国公使署旧址逢周一闭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参游。提升服务质量
湛江市旅游投资集团希望,加大对湛江市区人文一日游的扶持和补贴力度,并委托各大旅行社采取市场化运作;继续加大宣传推广,在我市机场、客运港口、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收费站等发放宣传单张或旅游指南小册子,不断提高人文一日游旅游品牌和影响力。
同时,要加强统筹协调,对部分原有景点进行必要的修葺改造,针对一些景点介绍牌碑的字迹模糊不清,及大多数景点标识及介绍牌严重欠缺的情况,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积极协商有关单位,加大投入,对部分景点进行必要的修葺改造;协商景点、交通、基投等单位,尽快划定赤坎三民街、大通街、天主教堂的旅游大巴停车位,增设交通指引标志,增加各景点的垃圾桶数量,解决游客上厕所难的问题等;与部分景点单位协商延长开放时间;还要提升服务,通过重新调整充实一日游线路,更加增强一日游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