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指令到,无人机穿梭雨幕;水没膝,逆风者抢修排险——

无惧风雨,守护万家灯火,他们把光明捧在手心

2025-07-26 09:0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通讯员李海明

当狂风暴雨来袭、万家灯火摇曳时,湛江有这么一群人,总是逆风而行,必定挺身而出。他们用坚实的臂膀和专业的技能,在风雨中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电力长城”。他们,就是南方电网广东湛江供电局的电力工作者们。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人民电业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7月19日,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沿着海岸向雷州半岛扑来。南方电网广东湛江供电局启动防风防汛应急响应,全局上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守护万家灯火。在这场与自然灾害的搏斗中,湛江供电人用一个个感人的瞬间,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光明颂歌”。

7月19日,台风“韦帕”登陆前,湛江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对变电站和输电线路进行线上巡视。通讯员符剑婷 摄

科技赋能,全天候防御网络

7月20日,台风“韦帕”还没登陆前,湛江供电局的生产指挥中心里,巨大的电子屏幕上跳动着数十个实时画面,轻点鼠标,一座座变电站的全景影像便跃然眼前。“过去台风来临前,我们需要组织大量人力进行特巡特检。”操作员陈晓枫介绍道,“现在通过这个系统,值班人员在指挥中心就能完成设备巡视。”

与此同时,在雷州半岛的旷野上,纪家供电所配电运维班副班长杨坤正带着他的“特殊战友”——紫光无人机,沿着10千伏纪北线开展查障。“找到了!就在这里!”仅仅半小时,屏幕上四个闪烁的红点清晰标示出绝缘子放电位置。这些肉眼无法察觉的隐患,在紫外—可见光双光谱成像技术下无所遁形。一场原本可能持续数十小时的“拉锯战”,变成了台风来临前的一次“闪电”行动。抢修工作随即展开,供电线路迅速恢复运行,杨坤的眼角泛起泪光:“我爬了三十多年的电线杆,从来没想过有一天科技能让抢修工作变得这么精准快速。”

面对即将来袭的台风“韦帕”,湛江供电局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创新运用数字化手段,构建起了一套“智能监测+数字指挥+创新装备”的立体化防御体系。这些高科技装备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与供电人一同奋战,呵护千家万户的温暖臂膀。

 7月21日,雷州供电局工作人员在英益村洪涝倒杆现场开展紧急抢修。  通讯员李剑锋 摄

警报拉响,风雨中生死时速

7月21日,台风“韦帕”裹挟着狂风暴雨向湛江袭来。受台风“韦帕”环流影响,徐闻全县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农田成了湖泊,街道成了河道,而位于低洼处的10千伏体育馆线蓝光煤气公司分支线蓝光煤气公司专用台变,水位正在迅速逼近变压器警戒线,公共用电安全警报拉响。

“必须立即切断电源!”湛江徐闻供电局当机立断,决定主动停运该供电线路,并紧急调配支援应急发电车驰援现场,海安供电所副所长刘王亚冒雨蹚水,争分夺秒为处于同条支线的徐闻华双济海小区专用变压器接入调试,全然不顾雨水已经顺着安全帽灌进了衣领。当发电车轰鸣声响起,他那紧皱着的眉头终于松开——小区的地下抽水系统可以持续运转,避免了地下车库因积水倒灌而变成“水库”。

“快!共产党员上!”在得知发电车成功接入小区专变后,海安供电所党支部书记冯方长带领党员突击队跳进了摇晃的橡皮艇。洪水裹挟着树枝和杂物不断撞击艇身,他们用船桨拨开障碍,在洪水中艰难前进。

“变压器就在前面!”大家随着声音一起向前看去——那座被洪水围困的变压器台区,此刻正像一座孤岛。突击队员用绝缘操作杆精准钩住闸刀,“咔嚓!”随着一声脆响,危险源被彻底隔离。岸上传来了对讲机的欢呼声:“成功了!”

 7月21日,雷州供电局工作人员在英益村开展紧急抢修。 通讯员陈湛 摄

泥泞前行,守护城市“生命线”

当台风“韦帕”中心移出雷州半岛后,入党刚满一年的湛江麻章供电局麻章供电所配电运维二班副班长邓煜林便带领青年突击队队员谭一亮火速投入线路巡视。他们将目标锁定10千伏水粉线,该线路是承担着赤坎、霞山、麻章三地生活用水输送的粤海水厂的电力命脉。

凭借对供电线路“活地图”般的熟悉,邓煜林规划出最优的巡线路径。两人冒雨穿行,仔细检查着每一基杆塔、每一段导线。

被暴雨浸泡过的土路异常松软,电力工程车一不小心便陷入了这淤泥当中。车轮徒然空转,任凭泥浆飞溅也无济于事。“每分延误都可能漏检隐患!”邓煜林毫不犹豫地跳下了车,泥水没过了他的脚踝,双脚深陷泥泞。

他顾不得这些,俯下身子仔细查看车轮陷入的深度,并招呼谭一亮一起合力推车,“听我口令,一起发力!”两人一左一右,弓步顶肩,将全身力量贯注于冰冷的车身。

泥浆的阻力死死地拖住了车轮,他们鞋底在湿滑中反复蹬踏寻找着支点,每一次发力,手臂与肩背的肌肉都绷紧如弓。几经辛苦,车轮终于挣脱了泥沼,他们脸上的雨水与汗水也早已交融在了一起。

带着一身的“泥浆勋章”,他们继续跋涉直至完成全部巡视,确认线路无紧急隐患,才露出安心的笑容。“于实干处守初心,在尽责中见担当”,这是邓煜林的座右铭。作为青年党员,他在风雨中用行动生动诠释了“站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诺言。

 7月21日,徐闻供电局党员突击队驾乘橡皮艇紧急排险。 通讯员邓婷婷 摄

肩挑臂扛,鏖战风雨守光明

7月21日下午,一整天持续不断的雨水早已将雷州半岛的红土地泡得松软。在雷州市英利镇英益村,平日里挺拔的电线杆此刻在洪水的冲刷下摇摇欲坠。“62-65号杆倒了!”供电所的值班电话里传来了正在现场巡检师傅的声音。

湛江供电局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英益线故障现场,指挥部署应急处置工作。“抢修复电刻不容缓!”这掷地有声的指令,在暴雨中显得格外坚定。

断开线路开关,故障点电源被彻底切断。黄色的抢修车横在路口,像一堵坚实的墙,将危险与群众隔开。然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暴雨如注,道路泥泞,运送沙包的车辆根本无法靠近故障点。

“共产党员跟我上!”一支党员突击队立刻集结完毕。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泥水中,肩扛手提地将一代代沙石运往抢修点。工作服早已湿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

吊车的轰鸣声中,倾斜的电杆被缓缓扶正。突击队员们跪在泥浆里,用双手将沙石填入杆基。泥水灌进了他们的雨靴,沙石磨破了他们的手套,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来。

三个小时,在平日里不过是看了一场电影的时间。但在这个暴雨如注的夜晚,180分钟的分分秒秒,都凝结着供电人的坚强意志。当最后一处电杆基础被沙石牢牢加固,电杆重新巍然矗立,受损供电线路终于恢复往日脉搏。

刹那间,英益村的灯火次第亮起。温暖的灯光透过雨幕,照亮了抢修队员们那一张张沾满泥浆的脸庞。他们相视而笑,那笑容里,有疲惫,更有自豪!

在这场与暴风骤雨的搏斗中,湛江供电人用行动诠释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从科学技术的赋能加持,到泥泞前行的作风担当;从争分夺秒的应急复电,到生命至上的信念守护……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是供电人对职责的坚守,对人民的赤诚。

如同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一位供电老师傅所说:“我们的工作很平凡,但我们的责任却很重大,因为守护的是万家灯火。”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所有供电人的心声。

风雨过后,万家灯火依旧璀璨!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上半年湛江经济运行“成绩单”抢眼
  • “学习强国”湛江学习平台上线三周年:学海无涯践初心 奋楫扬帆启新程
  • 雷州湾中华白海豚添丁,奏响绿美广东生态乐章
  • “全国文明校园”湛江第一中学:立德树人结硕果 文明之花绽校园
  • 乌石油田顺利完成首次轻质油井遥控生产
  • “小小考古学家”开启探秘恐龙的奇妙之旅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