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晚报2012年7月16日第2版曾独家刊登《廉江那良村民自发捐资近300万元,抢救日军洽降历史旧址》,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读者广泛关注。
今年12月19日正值湛江解放65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雷湾日军洽降旧址——廉江那良村庞氏宗祠重修竣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也同时揭牌。
在廉江那良村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村民参观“雷湾日军洽降旧址”。
【最新进展】庞氏宗祠按原貌重修竣工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
昨天上午,记者回访廉江石城镇那良村时欣喜地发现:抗日战争时期,曾一度为国民党粤桂南区总指挥部,也是驻雷湾地区(注:雷州半岛和广州湾)日军向中方投降洽谈之处的庞氏宗祠,如今已经按历史原貌全部修葺好,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大院里高高飘扬。这次完成的是第四次大修,而上一次大修要追溯到1911年。
今年,廉江市政府发出《关于廉江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的批复》,同意批准石城镇那良村庞氏宗祠和长山镇长山革命老区游击根据地遗址、高桥镇红寨革命活动点遗址、塘蓬镇竹角革命交通情报站旧址、石角镇竹寨革命交通站旧址、温汤革命交通站旧址等6处,为“廉江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这次大修,钱都是本地村民以及外地甚至海外乡贤自愿捐助的。幸好我们抢救和修葺及时,使这见证历史的老建筑得到加固,才没有受到今年几次强台风的破坏。下一步,我们还将趁热打铁,打算继续逐级申报湛江市、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并计划打造成整个湛江的青少年爱国主义历史教育基地!”那良村干部庞培六表达了广大村民的共同心声和愿望。
【现场直击】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张灯结彩一片喜庆
当天,那良村张灯结彩,彩旗猎猎,五星红旗高高飘扬,鞭炮声阵阵,人头涌涌,热闹非凡,好像过年一样充满喜庆气氛。总共有5000多名嘉宾参加了当天上午的活动,其中有不少人来自浙江、河南、湖南、海南、广西等地。
最开心的,还是那良村本地村民。村中不少老人,当年曾亲眼看过、亲身经历过那次大事件:1945年8月28日,驻雷湾地区日军代表,坐着插着白旗的车开进那良村,向中国军队投降洽谈。今年82岁的庞聚仍,当年就是现场目击者之一。“我们这些老头子,可以说是‘活的历史教科书’,在有生之年不断向子孙们讲述当年历史,反复提醒后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庞聚仍老人情不自禁,高唱起当年的抗战歌曲——“胜战!胜战!日本鬼子跪下来投降!运走我的物品又运回,满山遍野是人浪,浩浩荡荡扫残敌!……千年祖国,万年中华!”
在庞氏宗祠里面,设立了“村史展览室”,布展了抗日、革命历史等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历史资料。今年13岁的六年级学生庞增智看了之后,激动地说:“真为我们村的光荣历史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学生,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建设家乡、建设祖国!”
【历史见证】曾是“雷湾日军洽降”之处蕴含丰富历史人文资源
据湛江、廉江市志等史料记载——那良村庞氏宗祠始建于明朝,至今已经有500多年历史。专家介绍,那良村庞氏宗祠蕴含较为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不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庞氏宗祠曾一度为国民党粤桂南区总指挥部,是驻雷湾地区日军投降洽谈之处。而且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第十三军又曾在这里设立指挥部,发动粤桂边战役廉江战斗,并取得全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广东雷湾地区,1945年8月28日上午,日军雷州支队派代表——中尉夏木稔偕同随员翻译2人,赴廉江那良村庞氏宗祠,与粤桂南区总指挥部代表少将参谋次长陶麟祥、中校课长庞谋通洽淡投降事宜,美军代表少校韦德、上尉周参等列席。
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9月9日,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对华投降书上签字,并向中方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1945年9月21日,日军雷州支队长渡部市藏在赤坎签署投降书。至此,侵占雷州半岛之日军全部投降,中国收回广州湾,当地民众奔走相告,城乡一片欢腾,雷州半岛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