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
这本来是先民祭拜海神时跳的一种舞蹈,后经演化兼有娱乐的性质。以人成龙,在海滩或浅水的海边奔腾起舞,使得沙飞水溅,令人大有翻江倒海之感,显示了海岛人民征服海洋、战胜海洋的勇气和决心,也是弄潮的湛江人豪迈情怀的一种体现。
而在湛江,龙的形式也有多样,除了最常见的布龙外,更多的是先民们就地取材制作而成的独特的“龙”,如赤坎文章湾村的勒古龙、调顺草龙、东海人龙等等。
◆东海岛人龙舞
东海岛“人龙舞”表演的人数可多可少,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三四百人,多为青壮年的男子,可谓人多势众。
龙的构造分为三大部分:龙头、龙身、龙尾,龙头是龙的精髓所在,体现龙的精神。它由一个彪形大汉身负三个小孩组成,分别表示龙角、龙眼、龙舌、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用人相继倒卧分节连接而成,演员经过化妆打扮,穿上黄色或青色服装,龙就变成黄龙或青龙。舞龙时,演员按照锣鼓的节奏舞动,龙头双眼闪闪发光,龙身左右翻滚,龙尾上下摇摆,煞是壮观,随着龙头昂首前进,远远望去,真是龙腾飞舞,人显神威,从中可以看出舞者不可战胜的群体力量和聪明才智。
“人龙舞”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东海“人龙舞”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其远流长,独具特色,被誉为“东方一绝”。
◆调顺草龙舞
赤坎区调顺(岛)草龙舞(又叫网龙舞)有500多年的历史,草龙由稻草、鱼网、竹蔑等材料制作而成,草龙舞通过扭、转、穿、腾,展现岛上渔民与大海搏斗的精神面貌。
由于各种因素,调顺草龙舞退出人们的视野。到2005年,调顺到黄车炳老人凭借记忆,再次编织4条草龙,并在调顺举办首届农民文化节亮相.从2006年年例开始,调顺草龙吸取了竞技龙的套路,把草龙舞得活灵活现,特色龙舞竞技套路这在全国是极为罕见的。
◆文章湾舞簕古龙祭妈祖
农历正月十九,是文章湾村年例暨妈祖文化节,文章湾村天后宫(妈祖庙)位于湛江赤坎区跃进路八小斜对面的前进路。
祖传的特有舞龙,已有300多年历史。龙全长25米,制作独具一格,由8000多片鲜簕古叶贴成龙头、龙身和龙尾,用菠萝皮作龙鳞,橙子作龙眼,柚子皮作龙鼻,剑麻片作龙舌,簕古果作龙牙,榕树气根作龙须,工艺精致,造型美观,活灵活现。簕古龙用料都是原生态植物,为保存其鲜艳原色,必须在短时间内赶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