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船是被送到海边,近年来则改为在乡村郊外焚烧。 欧阳泽 摄
各家各户在门前角落会放置草人。欧阳泽 摄
游船所到之处,村民便将草人“押”入船中。欧阳泽 摄
入夜后,在村民的呐喊声中,便开始烧船。欧阳泽 摄
押灾下海
湛江人习惯把邪恶灾难统称五鬼六害,每年年例到来,人们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消灾灭邪,纳福平安,因而在节日中进行不少祈福和遣灾活动。
押灾下海,是流行在沿海地区的一种遣灾活动。年例日,村民组成庞大的游行队伍游村,当中抬着竹篾扎的纸船,由化装成五雷将军的人率领众武士,挨家挨户搜集象征妖魔鬼怪的草人,押入船中,再由兵器队押送到海边搁置,等候处决焚烧。入夜,全村男女老少涌到海边观看烧纸船,青年男子抬着神轿飞奔到纸船边进行接力颠轿。上香祭仪后,在炮竹声中,把纸船洒上煤油,在村民的呐喊声中付之一炬。烈火熊熊,火光冲天,表示瘟神灾害随船火化,随水飘流,在村中再无立足之地。麻章区太平镇东岸村每年的年例都举行此项活动,也成了该村年例的特色文化,吸引四面八方客人慕名而来。
叼鱼虾
石角镇位于廉江市的东北部,东连广东省化州市,南连廉江市河唇镇、红湖农场、西连禾寮镇,北连广西博白、陆川县,是两省(区)、四县(市)的交界点,而每年的3月13日为当地的特色年例。年例节目多种多样,而最为特别的就数“叼鱼虾”这个活动项目。
“叼鱼虾”就是当地居民将若干纸币浸于一盆清水之中,由舞狮队的队员用嘴将钱从盆底叼出。该表演的最大难点在于队员要象鱼鹰一样,打个跟斗用手撑地作拱桥将头部“扎”入盆中,“潜”进水底,在极短时间内用嘴巴将钱叼出收入囊中。
捉鱼摆瞧
农村一般都有一口至数口公共鱼塘,集体管养。年例前夕,放水干塘,捉鱼分鱼过节。在湛江北部的一些农村,流行捉鱼摆瞧活动。干塘时,全村人到塘中捉鱼,捉到大的则拿来参赛,并供大家瞧欣赏。鱼要活的,放在桌子的木盆上,整齐排列,集中在地坪评比。为防鱼跳动,鱼眼用红纸矇上,木盘四周剪些红纸花衬托,村中男女老少前来围观。由村里有威望的人组成评判组,从参赛的十条鱼中评出冠亚季军。获奖者没有什么奖赏,却很有光荣感,预兆获得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