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5月22日湛江晚报报道:吴川市作为粤西地区古树资源丰富的县城,现存登记在册古树名木491株,其中不乏树龄超300年的“活文物”。全市以法治力量保护古树名木,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迈入体系化、规范化新阶段。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古树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和珍贵的生态财富,是有生命的文物。古树是普惠的公共财产,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一棵古树就是一部绿色史书,它链接过往记忆,沐浴历史风云,承载百姓情感,展示生态环境之美。
吴川市多措并举,不断增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他们对古树名木普查鉴定、登记建档,建立图文档案数据库。组织力量对古树名木全面“体检”,为制定精准的养护方案提供依据。吴川市检察机关通过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有效督促有关部门履行古树名木保护职责,提高古树名木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环顾湛江古树名木众多,不论在城区或乡间,经常都可见到树干粗大、昂首挺拔、郁郁葱葱的古树。湛江市各级对古树保护十分重视,有领导担岗负责,有专人定期巡查,精心护理;市民群众对古树更是钟爱有加,自觉当好护树志愿者,为古树健康成长作贡献。但也有一些地方对古树名木保护意识不够强、保护力度不够大,保护措施不落实,有的还损害古树名木生长。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行为,必须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今年3月15日起,我国第一部《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像一把坚实的保护伞,为古树名木保护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开启了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新阶段。
古树名木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我市各地要像吴川市严格执行《条例》,高度重视古树保护,搞好“一树一档”精准化管理。要将古树名木列入必须遵循的个人文明行为。要为古树修建围栏,挂上名片,记录好它们的身份信息。要发动志愿者为古树除草培土、喷药除虫、修剪打理等,全力维护好古树的生长环境。
古树名木是跨越百年的生命坐标,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古树名木的每一圈年轮都是文明与自然的对话,每片树荫都在诉说着可持续发展的真谛。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每一株古树名木保护好,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让浓浓乡愁“有枝可栖”,让古树名木枝繁叶茂、枝叶长青。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