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11时35分,随着A18塔张力场地对讲机传来“刹车,导线到位!”的声音,标志着220千伏广湛高铁湛江北牵引站送电线路工程全线完成贯通。
广湛高铁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与粤西地区的重要交通动脉及“五龙入湛”高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广州至湛江的通行时间缩短至90分钟,极大促进人才、资本、产业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成为推动粤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
广湛高铁牵引站配套供电工程主要包括湛江北及樟铺牵引站供电工程。其中,湛江北牵引站供电工程主要新建2回220千伏线路联通220千伏志满站及220千伏湛江北牵引站,线路途经湖光镇、建新镇、湖光农场、麻章镇、霞山区海头街道办等管辖区,共计111基塔基,全线架空线路约36公里。樟铺牵引站供电工程分别从220千伏吴川站及220千伏浅水站各新建一回220千伏线路至樟铺牵引站,途经海滨街道办、塘尾街道办、振文镇等,共计63基塔基,全线架空线路约33公里。
据了解,4月9日,湛江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在广州签署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深化地方政府与央企间的合作共赢,保障电网规划建设有效落实。“青赔包干制”便是其中一项举措,为提升广湛高铁建设效率,湛江供电局与属地政府(镇、街)签订合同,委托属地政府负责完成项目建设青赔“包干”工作,缩短工程前期手续时间,加快电网建设速度。
“今年2月开始,我们及时与霞山区政府、海头街道办对接,联合属地政府(镇、街)到项目现场测量确认青赔范围、数量,并结合青赔标准、青赔服务费确定青赔费用总价,为包干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湛江供电局项目管理中心项目经理黄强介绍道。
完成前期的沟通协调和青赔测量确认工作后,该局与海头街道办在2月签订了“青赔包干”委托合同,委托属地政府(镇、街)与权属人协商青赔费用、签订补偿协议、支付青赔费用。
“以往完成一个工程的青赔事宜最少要2-3个月。采用青赔包干制后,前期协商时间起码减少一半,极大地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黄强解释道。
在后续的架线阶段,遭遇了“龙舟水”以及台风“蝴蝶”的复杂极端降雨天气,同时还面临着跨越10次铁路、3次高速、4次一级公路、7处航道,42处10千伏电力线路,5回220千伏和6回110千伏运行线路停电配合施工的挑战,项目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定的决心迎难而上,通过层层落实安全、环环紧扣质量、加大人员投入等措施,确保了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可靠性。同时,该局创新采用移动式伞形跨越架进行放线施工,不仅实现快速转场、搭拆便捷、封网位置调整灵活,还解决了停电难、效率低等问题。
下一步,湛江供电局将有序落实验收消缺等收尾工作,高质量完成项目所有工作任务,为湛江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高标准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