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N”,将零散的志愿队伍凝聚成一体化志愿力量;带领6.2万“红马甲”编织起覆盖全县16个镇街的爱心网格;牵线搭桥,实施13个项目造福一方……
遂溪县志愿服务联合会党支部书记、会长李国萍,退休后以“二次创业”的姿态投身公益事业,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最美志愿者”“湛江市最美志愿者”,2024年被广东省委老干部局评为“红霞送暖志愿之星”,2025年6月,她再次被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用行动诠释着“最美志愿者”的深刻内涵。
志愿者党建活动
“革命情怀让我挑起这个担子”
初见李国萍,她身姿矫健、步伐坚定,看不出已年近古稀。她语气平和地说:“2017年退休后,县里安排我带着摄制组收集有关遂溪的革命历史资料,采访革命老前辈,一年多时间跑了两万多公里,完成了黄学增烈士纪录片制作等,同时推动革命遗址建设,助力红色文化新生。这时,组织上又让我组建遂溪县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始是有些顾虑的……但考虑到能为遂溪人民做些实事,凭着一份革命后代情怀,我接受了。”
2019年8月,遂溪县志愿服务联合会(下简称“县志联会”)正式成立,李国萍毅然挑起党支部书记、会长的重担。
志愿服务联合会担负着引领、联合、服务、促进的工作职责。面对比较零散的300多支志愿队伍几万人,如何引领?怎样发挥作用?如何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上任伊始,李国萍陷入沉思。
志愿服务是公益事业,要行稳致远,离不开党建引领。李国萍首先想到的是依法依规建章立制,构建“党建带志建”双驱模式,让党建工作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
在她的激励下,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县志联会党支部确立“逐步建立志愿服务全面参与的动员体系、精准高效的供给体系、充满活力的组织体系、覆盖广泛的阵地体系、特色鲜明的志愿文化体系”方向,党员志愿者当先锋、作表率,打造了遂溪志愿服务特色。2024年党支部被湛江市委授予“湛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湛江市委老干部局授予“湛江市‘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称号。
志愿者应急救援队合照
“1+8+N”服务体系汇聚各路英才
通过推动成立和整合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和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三大平台,在县文明办的支持下,县志联会构建起“1+8+N”志愿服务体系。
“1”是遂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县委书记担任总队长;“8”分别是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八支常备志愿服务队,分别由各对口单位领导出任队长;“N”则包括党员、青年、巾帼、老干部、职工、退役军人、消防、应急救援、公共卫生、心理疏导、水上救援、社会组织等特色志愿者队伍。“从上到下,互相促进,领导重视,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英才加入志愿队伍,利用专业特长为社会作贡献……”李国萍对此深有感触。
截至目前,遂溪县在广东“i志愿平台”实名注册的志愿者已达62991人,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578支。经过精心打造,县志联会这个遂溪志愿服务“中枢大脑”高效运转,汇聚起全县各方力量,为遂溪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节假日慰问。
“群众需要,就想方设法提供服务”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想方设法提供服务。”李国萍以志愿服务为纽带,坚持以“需求导向+多元供给”的方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李国萍介绍,遂溪县的志愿服务粗略可分为三大类:
开展集中服务。配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如:协助遂溪县高质量发展暨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遂溪县“南粤春暖”越遂劳务协作暨重点企业现场招聘会、遂溪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二期试点项目建设推进会、广东省龙狮锦标赛暨遂溪醒狮文化系列活动、遂溪国际长寿养生基地康养品牌推介活动、遂溪县祭孔大典、海上龙舟赛、人居环境整治等大型活动的开展。
深化日常服务。开展16大类志愿服务活动,如:应急救援、助学支教、科学普及、植树造林、“学雷锋”主题活动、6·30捐款、无偿献血、爱心助考、卫生清理、各种慰问、节假日期间开展县城拥堵路口交通劝导、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等。
坚持常态服务。发挥窗口作用,开展普惠式活动。在县城公共区域建立志愿者服务站,安排各社会团体进驻,孔子文化城、遂溪大厦、县体育馆、新中心市场、遂溪县政务中心等站点每天都有志愿者为群众提供服务。
在李国萍的带领下,遂溪志愿服务成为传递民生温度的“爱心磁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县志联会成立至今,全县累计开展志愿活动12545场,收获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关爱未成年人
项目带动,志愿服务上台阶
李国萍注重“专业化、项目化、品牌化”发展路径。五年多来,县志联会除了自主创建项目外,经“情暖湛江志愿者协会”牵线搭桥,还在一些公益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引进项目。至今县志联会共实施了13个志愿服务项目,价值约1300多万元。
其中,18支覆盖全县镇(街)的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援队和沿海镇5支志愿者水上救援队最令李国萍自豪:“他们均由公益机构出资配备各类装备及救援物资,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有250名队员考取了红十字会救护员证,为遂溪打造适应多种领域需求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奠定了基础。”这两个项目被市、县应急管理部门纳入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遂溪县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援队项目荣获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
救援队在防台风、防溺水、处置突发火警以及在各类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出色表现受到社会各界好评。项目方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落地遂溪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形成了良性循环,长效机制逐步突现。
今年1月,腾讯壹基金云备灾计划项目试点落地遂溪,该项目能及时精准满足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所需。春节前,李国萍带领志愿者深入农村走访调研,为三个试点镇300困难户共发放了6万元购物暖冬券,初步探索出由“政府指导,行业协调,社会参与,技术支撑”的系统性应急救灾响应机制。
春节刚过,李国萍又马不停蹄,在县委社工部、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全县34间乡村幼儿园实施了美团壹基金乡村儿童操场公益计划项目,总投资400多万,用数字+公益的方式,共同为乡村儿童带来福音。
本地创建的公益项目也让李国萍牵肠挂肚。县志联会自2019年11月开始实施遂溪县“育苗公益行动”项目,助力未成年人成长。该项目荣获湛江市2023年“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内容包括:制作六集革命历史纪录片《黄学增》,在中小学校播放;创作大型舞台剧组织中小学生排练参加团省委的演出;在4所小学开设“平安小课堂”主题活动,30场安全专项培训,培训学生1万人次;创建“少先队活动中心”,为乐民中心小学和学增纪念小学配备60台电脑、20台教学用一体机,建设图书与电子阅览室、艺术活动室、美术手工室;在10间农村小学开展校园足球普及活动,组建20支男女足球队,举行42场赛事,推动全县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启动“健康传中国-洗手计划”。为乡村小学配备81台洗手设备,向15000多名小学生开设水与卫生健康教育课;针对高考学生心理压力大的问题,组织疏缓压力,放松心情心理辅导课;建立社区儿童服务站,为社区儿童提供课外活动,共开展活动231场,服务受益儿童达20360人次;关注特殊群体,传统节日开展慰问活动,还为特困学生家庭建房,出资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在李国萍的引领下,遂溪志愿服务不断拓展新领域、探索新模式,为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新动能,她开心地说,我们按照志愿服务专业化、项目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子走对了!各级领导和群众对我们的工作也越来越支持……
李国萍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她带领的“红马甲”,为遂溪县的公益事业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这座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