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水上巴士架起交通文旅+融合的黄金水道

2025-07-28 08:52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肖汉宁 图/记者张锋锋

水上巴士穿过湛江海湾大桥。 记者 张锋锋 摄

既想打卡湛江文化中心新地标,又想与湛江海湾大桥来张经典合影,还想一睹湛江奥体中心英姿、十里军港雄风,赴特呈浪漫海岛游之约?不到一杯奶茶的价钱,通通安排!(据《湛江日报》)

5元、7元、10元钱能做什么?在湛江,它能让你坐着水上巴士穿越海湾大桥,与奥体中心隔窗相望,看十里军港的雄风,还能顺带赴一场特呈岛的浪漫之约。这条连接“一湾两岸”的水上航线,不仅是市民通勤的新选择,更像一根银线,将散落的城市地标串成璀璨项链,为“交通+文旅”融合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水上巴士的价值,远不止“便宜便捷”四个字。它的巧妙,在于给了市民更多与城市互动的连接方式。过去,市民看海湾大桥多是“车行桥下”的匆匆一瞥,如今在船舱里仰望桥拱,可以静静地感受海湾大桥的壮阔……毫无疑问,这种“水上视角”让熟悉的城市变得新鲜——金沙湾的椰林、奥体中心的流线型屋顶、特呈岛的白沙滩,在波光粼粼的背景中次第展开,像一幅流动的城市画卷。游客熊女士带孩子乘船时的感慨很有代表性:“既能看海景,又能学到知识”,这正是“交通+文旅”的核心要义:让出行本身成为一种体验,让通勤途中藏着诗与远方。

从城市治理角度看,水上巴士体现资源整合的创新思维。湛江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湾资源,但这些资源相对独立运营,缺乏较为全面的联动效应。水上巴士的航线设计将分散的景点有机串联,使海湾大桥、奥体中心、十里军港等城市名片形成联动效应。这种整合不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更创造“1+1>2”的协同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水上巴士与海湾大桥形成互补关系,既缓解陆路交通压力,又为市民提供多样化选择,展现城市交通系统的弹性与智慧。

水上巴士的受欢迎,是惠民举措最能打动人心的有力佐证。3条航线票价5元起步,1.2米以下儿童免票,“先上船后购票”的灵活方式,透着浓浓的民生温度。家长带娃出游不再纠结“门票太贵”,外来游客体验城市不必担心“绕路耗时”,这种“低门槛、高品质”的服务,恰恰是吸引人流的关键。正如本地市民赖先生说的“又便又靓”,朴素的评价里藏着最真实的认可。此刻,我们看到的是公共服务应有的温度与质感。可以说,这种惠民理念不仅提升市民幸福感,也增强城市认同感,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水上巴士的实践告诉我们,当交通遇见文旅,当实用结合审美,当效率兼顾体验,城市空间就被赋予新的意义与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水上巴士不只是一条航线,更是一种城市生活新方式的探索。当水上巴士的汽笛声在港湾里回荡,它奏响的,是“交通便民”的民生小调,也是“文旅融合”的发展强音。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海洋牧场在抵御台风中挺进“深蓝”
  • 吴川市党员干部下沉一线 筑牢蚊媒防控屏障
  • 乾塘荷花文化季开幕 万亩荷塘打造农文旅新标杆
  • 霞山打造“一中心一平台” 让湛江蚝链动全国
  • 世界红树林日:“无人机+无人船”的智慧生态修复战
  • 湛茂以荔为媒以赛促融 携手共绘“百千万工程”新图景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