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冰镇西瓜更甜,是错觉吗?

原来是舌尖和嗅觉在默契合作

2025-07-28 11:02 来源:湛江晚报小湛同学 作者:文/记者宋芊霏

盛夏时节,酷暑难耐,来一块冰凉爽口的西瓜,不仅能带来舌尖的清凉,更让人感到一口甜进心底。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发现——同一块西瓜,冷藏后再吃,总觉得比常温时更甜一些。难道这是西瓜偷偷“升级”了?还是我们的味觉被高温“骗了”?

别急,这可不是幻觉,而是实实在在的科学原理。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冰西瓜为什么更甜”的味觉奥秘。

甜味没有变,为什么“感觉”变了

从营养成分来看,冰镇并不会改变西瓜的含糖量。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在室温下吃,还是放入冰箱几个小时后再吃,那块西瓜中的糖分含量其实没什么变化。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冰过的西瓜更甜呢?

答案藏在“味觉感知”中。我们对甜味的体验,不仅受到糖分本身的影响,还与舌头对甜味的感知能力密切相关。人的舌头上布满了味蕾,味蕾中含有许多“感受器”,分别对应五种基本味道——甜、酸、苦、咸、鲜。当糖分与舌头上的甜味受体结合后,大脑就会接收到“这是甜的”的信号。

不过,这个“接收过程”其实是受温度影响的。研究显示,当食物的温度处于 7℃-10℃ 时,人对甜味的感知最为敏锐。太热,味蕾可能“罢工”;太冷,味觉神经会“迟钝”;只有在这个“黄金温度区间”,甜味才能被最大程度地感知出来。

此外,西瓜中还含有少量的酸味物质,比如柠檬酸和苹果酸。虽然它们不像柠檬那样酸得明显,却也在悄悄影响你的味觉。当西瓜处于常温状态,这些酸味成分“活动力十足”,容易被感知出来,与甜味形成“拉锯”,削弱了纯粹的甜味印象。

但当西瓜冷藏后,酸味的感知能力下降,舌头对甜味的注意力就变得集中了起来。于是你会觉得——“哇,这西瓜真甜!”其实,是酸味被“降噪”了,甜味得以“放大”而已。

如果继续深入一点,你会发现这并非西瓜特有的现象。很多水果,包括葡萄、哈密瓜、荔枝等,在适宜的低温下吃,都会显得更甜、更香。

所以,冷藏西瓜的“神奇甜感”,其实是甜味和酸味之间的一场“平衡博弈”。掌握好温度,甜味自然“胜出”。

嗅味协同效应,鼻子也在“帮你尝”

你以为吃东西只是舌头的工作?其实,鼻子在这场味觉体验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科学家把这叫作“嗅味协同效应”——当你吃下一块西瓜时,除了舌头在尝甜,鼻腔中的嗅觉神经也在捕捉西瓜释放出的香气,这些气味分子增强了大脑对“甜”的感知。

西瓜的香味来自于多种易挥发的芳香物质,冷藏后的西瓜切开时,这些香气释放得更均匀、更持久,不容易像在高温下那样迅速蒸发。于是,当你吃下冰镇西瓜时,不仅“尝”到了甜,也“闻”到了甜,形成双重感官叠加效应。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西瓜,不仅清凉,更香更甜——这可不只是心理作用,而是舌头和鼻子的默契合作。

冷藏适度,冷冻反而会“打折”

知道了冷藏的好处后,可能有人会想:既然冷藏这么棒,那是不是冰得越久越冷越好吃?

答案——并不是。

把西瓜放入冷冻室会导致果肉中的水分结冰,形成大量冰晶。这些冰晶会破坏西瓜细胞结构,解冻后水分流失,口感变得松软,甚至“面面”的,还可能影响甜味的释放。

更重要的是,冷冻后的西瓜不再处于那“黄金口感区间”,甜味也会被“封印”一部分,吃起来反而变得寡淡无味。

最理想的做法是:将西瓜放入冰箱冷藏室4-6小时,保持其果肉温度在7℃-10℃之间,不仅能提高甜味感知,还能延缓细菌滋生,保障食品安全。

科学吃瓜,才是夏天最甜的打开方式

冰镇西瓜为何更甜?答案既简单又有趣。糖分没变,味觉变了;酸味“退场”,甜味“C位出道”;舌头在尝,鼻子也在“帮腔”——这一切都让那一口冰西瓜变得更加迷人。

不过话说回来,吃得“甜”不等于吃得多。西瓜本身含糖量不低,食用过量容易引起肠胃不适,甚至造成血糖波动。特别是青少年更要注意饮食均衡,控制总量,才能既享受美味,又守住健康。

所以,这个夏天,不妨在了解味觉背后科学奥秘的同时,做一个有知识、有节制的“健康吃瓜群众”。

编辑:梁海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海洋牧场在抵御台风中挺进“深蓝”
  • 吴川市党员干部下沉一线 筑牢蚊媒防控屏障
  • 乾塘荷花文化季开幕 万亩荷塘打造农文旅新标杆
  • 霞山打造“一中心一平台” 让湛江蚝链动全国
  • 水上巴士架起交通文旅+融合的黄金水道
  • 世界红树林日:“无人机+无人船”的智慧生态修复战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