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保护湿地,珍爱红树林”主题宣传活动在金沙湾北休闲小岛举办。活动汇聚政府代表、保护区工作者、科研人员、企业代表及环保志愿者等近300人,共同吹响守护“海洋绿肺”的集结号。(据7月28日《湛江日报》)
红树林,既可防风消浪,又能净化海水,还为鱼虾鸟类提供栖息之所,素有“海上森林”“海洋绿肺”“海洋卫士”之称。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15科26种,记录鸟类312种,在净化海水、调节气候、保护海岸、防灾减灾、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湛江市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开展“保护湿地,珍爱红树林”主题宣传活动,倡导全社会保护红树林湿地,值得推崇。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红树林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尽管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仍然面临着总面积偏小、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外来生物入侵等突出问题。因此,近年来湛江不断加大红树林保护力度,以及进一步科学规范红树林的保护开发行动,是十分必要的。
当前,绿色发展关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理革新,需要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各种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红树林不仅有生态功能,还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对现有红树林进行保护修复的同时,发挥其蓝碳经济效益,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的具体化。
目前湛江正优先实施保护区内宜林滩涂、宜林养殖塘造林,按节点完成红树林营造修复任务;加快建设“红树林之城”,打造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全力推动金牛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等,把红树林这个“国宝”保护好,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因此,我们要持续加强红树林湿地保护与修复,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红树林,更好地发挥红树林湿地的生态、碳汇、文化等多重功能,让“湛江红树林”成为生态建设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