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这门传承千年的艺术,如同雷州半岛上的红树林根系,深深扎进湛江人的血脉,在岁月长河中静静绽放着独特的魅力。
去年寒假,我参加学校组织的剪纸培训班,当我第一次拿起剪刀,试图剪出湛江特色的海浪纹时,才惊觉这门艺术的深邃。那剪刀在我手中似有千斤重,剪出的线条全然没有雷州半岛海岸线那般流畅优美。就在我满心沮丧时,老师播放了一段雷州剪纸大师的创作视频。视频里,大师手持剪刀在红纸上翻转,须臾间,一只衔着海螺的海鸟便跃然纸上,仿佛下一秒就要飞向湛蓝的南海。这精湛的技艺,重新点燃了我心中的热情。
更令人惊喜的是培训班配备的智能剪纸桌,这张充满科技感的桌子,宛如一位博学的湛江老艺人。桌面映照着雷州半岛地图轮廓般的发光提示,当我跟随光线裁剪时,就像沿着硇洲岛的火山岩海岸线漫步,轻松勾勒出理想的图案。面对湛江醒狮、雷州古塔等复杂图案,它还能如同徐闻古港的潮汐般自动调节大小,为我铺展练习的天地。我沉浸其中,反复观摩湛江剪纸非遗传承人的创作视频,将他们指尖流转的神韵,与智能剪纸桌的精准指引相结合,在红纸上不断描摹湛江的风情。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的第一幅作品——以湛江年例为主题的剪纸“春闹港城”终于完成。画面中,醒狮欢腾,渔船满载,妈祖神像慈祥俯瞰,湛江的人文与自然尽数浓缩于此。我轻轻将它贴在窗上,阳光穿透剪纸,在屋内洒下一片片光影,恍惚间,我仿佛看到古早的湛江渔家女,也在同样的日光下,用剪刀剪出对丰收的祈愿,剪出对大海的敬畏。
这次学习剪纸的经历,是湛江红土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出的火花。科技赋予剪纸新的生命力,让雷州半岛的故事能以更便捷、更生动的方式被传播。在智能光影与传统剪刀的交织中,我深刻感受到湛江剪纸不仅是艺术,更是湛江人精神的延续。我愿化作传承的纽带,让这门承载着湛江记忆的艺术,在科技的助力下,于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语言活泼,通过具体事例展现科技与文化的互动,突出了智能桌对剪纸的帮助。
指导老师:陈海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