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4月2日,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谢非在开发区奠基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资料图片)
2.三个选址
申报能否成功,很大因素取决于选址。因为选址在哪里,关系到开发区能否最大限度发挥其辐射与带动作用。在起草申办材料前,筹备领导小组立即投入选址的具体工作中。
选址之初,大家意见比较分散,先后提出了霞海、坡头、调顺岛、麻章、北站口、东海岛、陈铁、宝满、湖光等9个地方,经过充分比对筛选,逐渐集中到坡头、东海岛、霞海三个方案。
筹备领导小组请求市委、市政府出面组织专家论证会。1984年7月,第一次专家论证会举行。论证会最后,专家统一意见首选霞海,东海岛次之。也有个别专家认为如财力等客观条件允许,可搞一个开发区,两个(霞海、东海岛)功能片,两个功能片同时上或先后上,看资金实力及项目需求再定。
1984年7月17-22日,第二次专家论证会举行,这次出席会议的专家范围更广人数更多。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等地的专家学者及省、市有关领导共153人。在这次论证会上,专家学者对选择霞海一带作为湛江开发区的选址,意见较为一致,很快达成共识。有些专家还建议,如开发区确定选址霞海一带,可在开发区内辟一块土地,作为自由贸易区,拥有自己的专用港口码头。这一建议后来为申报霞海港为国家一级对外开放口岸,纳入开发区管理做了舆论准备。
通过两次专家论证,基本统一了认识,市委、市政府遂确定在霞海兴办开发区,指示建区筹备小组立即起草呈报省委、省政府、国务院的书面汇报材料并认真制定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大纲。1984年8月初,向国务院领导汇报的《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大纲》(草案)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