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4月2日,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奠基典礼。(资料图片)
3.一锤定音
1984年9月11日,陈斌与市委副秘书长黄挺受市委、市政府的委派,带领工作组拿着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对外开放工作的报告和开发区规划大纲,呈送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和省特区办,以最快的速度在两天内办妥了省政府的批转文件及陈斌、黄挺等人的赴京手续。
兵贵神速,带着全市人民的重托,当年9月14日,陈斌、黄挺飞抵北京,次日就将有关文件分别报送国务院办公厅和特区办。
到京的第10天,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在中南海办公室接见了湛江市赴京工作组同志。那个一锤定音的场景,亲历的黄挺记忆犹新。黄挺笑道:“我们从没去过谷牧副总理办公室,很紧张。中南海保卫森严,什么时间什么人来,都是预定的。我们连过三道警卫把守的大门,才走到了副总理办公室。站在中央领导面前,我那个心啊扑通扑通地跳,七上八下的,尽在想究竟同不同意湛江办开发区,就怕重要关头黄了。”
一见到陈斌和黄挺,谷牧第一句话就问:“你们选霞海还是选东海?”听到“选霞海”后,谷牧脸上露出了笑容。随后,他听取了陈斌关于湛江市工作和两个规划内容的汇报,表示满意,同意湛江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谷牧说:“老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开发区,你们讲的我原则上都同意,你们动手就是了,新开发区,省同意了,我们也同意。这个点(霞海)可以,下决心先搞一小块,一点点逐步来,开发一片,搞成一片。”谷牧最后说,“为什么湛江的霞山发展得快呢?因为它有个港口。要先把霞山这边搞起来。”
对开发区引进什么项目,怎样引进,中央领导也十分关心和重视。谷牧明确强调:“技术一般的项目不能让它摆进开发区,要把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先进技术放进去,够条件才能进开发区。”
在详细地了解湛江工农业产值,财政收入与引进外资情况后,谷牧要求湛江积极引进外资,多渠道筹措资金。国家计委、经委、特区办的领导说,中央已定给湛江三千万元外汇额度,主要用于改造老企业,用于发展投资快、效益高的轻型工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诞生,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