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新闻网讯:“鉴江水,漾碧波。源广西,出黄坡。汇众流终萌宝地,纳百川始肇名河。”吴川灵山秀水,无限风光,尽显林济仁笔下。儒商、诗人林济仁,用他娴熟的文笔和一腔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怀,谱写了《吴川赋》,堪称文坛一绝。
《吴川赋》气势磅礴,蕴藉秾丽,细腻地描绘了吴川的地理况貌、风光秀色与人文环境。该赋不仅全方位地展现吴川这个山灵水秀、卧虎藏龙的地方,且为吴川打造出一张精美的城市名片,搭建一座通向世界的桥梁,更为吴川一百多万市民留下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篇章,对吴川文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深圳大学校长、深圳诗词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先秦两汉文学博士生导师章必功,对《吴川赋》点评:“一般人是不敢写赋的。所以古人说: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大官)。今读《吴川赋》,一气而下,深为感佩。难怪古人说,俊才在野。感觉是:文史厚重,文笔练达,一篇好赋。应该送给吴川人民。”他还在深圳大学召开的“深圳中华诗词学会2010年第一次会员大会”的讲话中称林济仁为当代俊才。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伯农,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林从龙,深圳市原文化局局长、吴川人苏伟光,原吴川县长许国雄,广东和深圳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著名诗人、教育家胡业铭,吴川市著名老诗人凌世祥、黄志豪、郑庆云等,也对《吴川赋》给予高度评价。许国雄还想建议把《吴川赋》编入吴川中小学乡土教材,让子孙后代加深了解吴川的人文历史。全国各地有数百位诗人墨客来信赠言赠诗。其中,凌世祥信中赠言盛赞《吴川赋》是“传世之作”,并赠诗曰:“商海偷闲撰史诗,《吴川赋》著灿如珠。词章喜有超贤句,心血凝成传世书。”
在古典文学海洋中,诗词曲赋,其中赋是最难学的。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即,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这篇《吴川赋》畅朗俊逸,把浓浓的情感融入山川秀色之中,深得赋体要旨,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林济仁创业之年恰逢改革开放,他激情奋发,把握机遇,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吴川医药公司停薪留职,闯荡商海。曾任冶金部海南钢铁公司工程开发公司总经理,现任深圳市万利来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万利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华和谐基金会(香港)执行会长兼中华慈善出版社常务副社长,深圳市罗湖诗词学会副会长,吴川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鉴水流金》杂志副社长等职务;系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及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个人简介被载入“百度百科”“金山词霸”“汉语词典”等。
林济仁虽在深圳工作,但他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家乡,为自己是一位吴川人而感到自豪。他曾言道:作为吴川人,应积极弘扬和推介吴川的人文精神,为家乡作点贡献。他游览了中国很多名胜古迹,如滕王阁、岳阳楼、望江楼、黄鹤楼等,都是因为有诗文流传而名闻遐迩。他经查《吴川县志》及有关资料,发现从未有人用赋体文歌颂过吴川。他认为:吴川的灵山秀水,吴川人民的锐意开拓和奋发图强精神,值得吟颂,值得全国各地人民借鉴。于是萌发用自己手中的笔,来礼赞吴川的山川形胜、历史沿革和人文风采。
从《吴川赋》中,我们可以了解了到吴川的人文概貌。吴川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人才俊辈出,既有骚人墨客,也有仁人志士,如粤西唯一的状元林召棠,中国首任驻美大使陈兰彬,清代诗翁李文泰,还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庞雄,抗日爱国将领张炎和李汉魂将军,原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刘华秋。吴川历史文化深厚,有闻名遐迩的吴川八景;有新石器时代梧山岭贝丘遗址,晋代茂山书院,唐朝古船遗址,宋朝梅菉祖庙,明朝吴川学宫(孔庙)和双峰塔,清朝状元林召棠和翰林陈兰彬故居,民国名将张炎和李汉魂将军故居等。吴川民间艺术蜚声中外,泥塑、飘色、花桥被誉为“吴川三绝”。吴川丰富的人文历史为林济仁创作《吴川赋》提供了丰厚的素材。
2007年,林济仁开始构思《吴川赋》,他在百忙的工作中,挤时间努力学习,吟诵中国古代的数百篇名赋,并花费大量精力,翻阅众多文献,数读光绪版和新版《吴川县志》,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利用分分秒秒搜集整理资料,并拜访吴川多位名儒,认真听取各位名家意见。2008年初,《吴川赋》进入创作期,历经数月,洋洋万言的《吴川赋》初稿写成。2008年9月,《吴川赋》初稿在《鉴水流金》杂志第7期发表,引起轰动,好评如潮。而他未就此停笔,继续征求各方意见,对《吴川赋》进行反复修改,于2009年2月才定稿。
纵观《吴川赋》,正文三千多字,浓缩了吴川数千年的人文历史,包含了吴川的星宿江海、山川草木、风水地理、名胜古迹、特产资源等,以及改革开放后,吴川各行各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该赋为古代的四六骈文体,词句隽美古雅,对仗华丽工整,平仄协调,声韵铿锵,文采飞扬,且通篇押韵,符合史实,言之有理有据,读来又朗朗上口,创作难度极大,在吴川可谓前无古人!
《吴川赋》 随后在《湛江日报》2009年9月14日13版、《深圳诗词》2009年第1期、《湛海诗词》总第47期等刊物全文发表。2009年8月,《吴川赋》应邀参加由国家文化部和中国作家协会主管、“新国风”承办的“迎祖国六十华诞”全国优秀文艺家作品邀请展,并获文学类一等奖,被长期挂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极具影响力的文化部和中国作家协会属下的“新国风”网上,且被编入第三册文学卷面向全国发行,真正起到弘扬吴川的作用,林济仁也因创作《吴川赋》而成为赋颂吴川第一人。
读完《吴川赋》,笔者在钦佩林济仁文才之余,更被吴川人民质朴和勤劳的精神所感动,也为吴川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而惊叹。林济仁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商人,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和玄学家,现著有《诗地闲耕》诗文集及四十多万字的玄学心得笔记,至今已有各类作品五百余篇发表于《中华诗词》等国内报刊及杂志,其中《记霞街林氏大宗》、《浅论吴阳双峰塔与吴川风水》、《相人与品诗浅说》等作品获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被“搜弧”、“百度”、“谷歌”、“新浪”、“绝色吴川”、“中华林氏宗亲”等国内数十家网站及数千名博客转载,并在“读书频道_MSN中国”等网站作为热点文章向读者推荐阅读。
今年7月,湛江诗社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有奖征联大赛,在全国近二十个省市和香港地区的数百名参赛者中,他力压群英,获一等奖(第一名)。同时,他还获吴川市吴阳梅花诗会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有奖征联大赛特等奖。
由于受林济仁艰苦创业和勤奋读书的影响,他子女也学业有成:孪女丽嫦、丽娥2010年大学本科毕业分别考上香港理工大学“对外汉语”专业和香港岭南大学“世界银行与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更难能可贵的是,林济仁一贯热心于公益事业,多年来为家乡、为粤西、为海南公益事业捐资数十万元人民币。
在当今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社会,中国古代那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一些现代人心中已荡然无存。而林济仁作为一个商人,能够倾情和沉醉于文学,尤其难能可贵。人们都说,商人重利轻情,而林济仁用事实改写了这一说法。
一切知识来源于学习和积累,林济仁作为一位职业商人尚能如此,而我辈作为文化人又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林林济仁和他的《吴川赋》一样,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可谓是:捉笔河山添梦寐,从商善贾尽经纶。分分秒秒皆为用,无愧吴川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