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胜画。图/记者李向凡
有那么一个人,用手中的一支铅笔,改变着画坛上流传的“蚂蚁不入画”的谬谈。他笔下的“蚂蚁”,各个充溢着人性的情趣和气质,静寂如处子,灵动如脱兔,或张扬舞臂,或蓄力爬行,或探首回眸,或攀高细聆,神姿兼具,个性昭然。
这个人便是周胜,他画蚂蚁画了二十几年。谈及笔下的蚂蚁文化,他用蚁之精神、草根文化来概括——团结勇敢、勤劳孝道、有情有义(蚁)。“这便是我理解的蚂蚁文化。”他说。
在不久前的2013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有着“铅笔画魔法师”之称的他,更是以铅笔画《周胜画蚁》摘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这也是湛江捧回的唯一一个金奖。
结缘蚂蚁:从最恨到最爱
“有时候当讨厌的东西成为你的最爱,那可能是因为你当初并不了解它。”
在周胜铅笔画的画室内,他与记者谈起与蚂蚁的缘分。他说,小的时候,最讨厌蚂蚁,尤其被蚂蚁咬过几次之后,见到蚂蚁更是恨不得把它拍死。
“但是有一次,我把一个蚂蚁捏死后,却意外发现它的几个同伴把它抬了回去,当时看到就非常感触,蚂蚁也能有情有义。”这是蚂蚁在周胜头脑中第一次留下的深刻印象。
因为参加中考和高考,家人曾反对周胜沉迷绘画。直到1991年大学毕业后,这位学临床医学的大学毕业生才重拾画笔。而点燃他铅笔画热情的,则是一组虾的铅笔画发表在《湛江日报》上。“那时候看到作品发表,热情高涨,一下子买了很多关于铅笔画书籍自学起来。”
1993年,极具绘画天赋的周胜因为一次偶尔的机会,再次研究起了当年讨厌的蚂蚁。“一开始则是用漫画的形式画,当初还把六条腿的蚂蚁画成四条腿,闹了笑话。”周胜说,为了画好蚂蚁,有时候他会拿着一根稻草,看蚂蚁从稻草这头爬到那头,再从那头爬到这头。
“已经不记得看过多少本关于蚂蚁的书籍和资料,有时候则会跟蚂蚁呆上一天。”回忆与蚂蚁结缘的故事,周胜非常感触,“有时候当讨厌的东西成为你的最爱,那可能是因为你当初并不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