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宰辅解缙登岛赋诗
明朝著名大臣、宰辅、翰林学士解缙于永乐五年(1407年)登岛,赋七言律诗《题特呈山温通阁》一首。诗曰:“峰濯沧溟应斗魁,波澜绕翠浪头排。火烟光起盐田熟,海月初升渔艇回。风送潮声平乐去,雨飘山色特呈来。地灵福气生天外,自有高人出世才。”全诗情景交融,描绘了特呈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别把特呈岛重点生产项目煮盐和捕鱼跃然纸上,给特呈岛留下珍贵的史料。诗中“风送潮声平乐去,雨飘山色特呈来”二句,解缙曾作题联,盖有印章和永乐五年日期,书赠麻斜侯王庙,后人临摹雕刻在木块,悬挂在庙堂正门两旁。解缙到偏僻的渔岛赋诗及庙宇题联,经考究已得到证实。
解缙(1369-1415)江西吉水人,才学渊博,19岁中进士,官至宰辅。永乐元年(1403年)受命总编《永乐大典》,组织3000学者编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解缙性格刚正不阿,屡遭权贵陷害,被降职罢官,大典尚未完书,被谪贬发配到交趾(今越南),任布政参议兼化州督饷。永乐五年,解缙返京,沿驿道取道广州,当时必经平乐渡。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编纂的《雷州府志》有载:“平乐渡,东西十里,二十一都,原有官舟,编夫”。 平生风流倜傥的解缙,过渡时,“波澜绕翠”,浓意盎然,加之当时特呈盛产熟盐,朝廷设有盐课司署征税机关,解缙登岛并写下七律,不足为奇。解缙只活了46岁,遗下七言诗作不多,小小特呈能有解缙遗篇,实在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