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小小泥巴大变身 创意泥塑“萌”翻全场

2025-07-07 11:56 来源:湛江晚报小湛同学 作者:采写/记者黄文朗 摄影/记者郎树臣

认真创作。

当指尖与陶泥相遇,一场穿越千年的非遗对话就此展开。近日,湛江市文化馆(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了有趣的“非遗传情 泥塑筑梦”吴川泥塑体验活动。许多同学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传统泥塑艺术的独特魅力。

跟着老师捏制泥塑。

非遗课堂:感受传统技艺之美

活动伊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吴川泥塑传承人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非遗文化课。通过详实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吴川泥塑起源于唐末宋初,与吴川飘色、吴川花桥并称吴川民间艺术“三绝”,是粤西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形式。

“揉泥要讲究力道均匀,直到泥料不黏手为止。”传承人现场演示了揉、搓、捏、刻、贴等传统技法。只见一块普通泥料在传承人手中逐渐成形,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鸭子。同学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不时发出惊叹声。

揉一揉。


精心雕刻。

动手实践:体验创作乐趣

在理论学习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创作实践。指导老师首先示范制作了一朵精美的泥塑花朵,娴熟的技艺让同学们赞叹不已。随后,同学们分组进行创作,有的捏制可爱的小动物,有的尝试制作花卉植物。

“花朵的制作要注意下厚上薄,力度要均匀。”指导老师耐心地为同学们讲解制作要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全神贯注地揉捏着手中的泥料,活动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经过反复尝试和调整,一件件充满童趣的泥塑作品逐渐成形。

作品栩栩如生。

成果分享:收获与感悟

创作环节结束后,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摆在桌子上,就像一个小型的泥塑展览。每个同学都兴奋地介绍着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感受。二年级的岳安瑭同学为自己的作品取名《小鸡炖蘑菇》,他兴奋地说:“在课本上见过这个场景,通过泥塑把它表现出来特别好玩!”

其他同学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刚开始总是捏不好形状,但通过不断尝试终于成功了,这让我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原来我们身边就有这么精彩的非遗文化,以后要多了解这些传统艺术。”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体验了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更深刻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编辑:梁海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记者探秘湛江文化中心:海韵风华间的艺术殿堂即将启幕
  • 海湾大桥免费通行首周,夏夜经济点亮湛江“浦东”!
  • 大咖云集!电影《钓王》在湛江开机
  • 廉江旅游文化美食周将于7月18日启幕
  • 湛江公安:站好“护学岗”  撑起“平安伞”
  • “海边趣浪”文旅市集亮相金沙湾 五大主题区沉浸式体验滨海“岛民生活”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