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炎值”飙升, 预防中暑很关键

2025-07-07 20:03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记者文秋华 通讯员林颖

连日来,我市持续高温,“炎值”不断攀升。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苏耿介绍,持续高温闷热天气容易导致中暑,而中暑的最严重程度就是热射病,致死率极高。这几年夏天,国内都有多起因热射病而死亡的案例报道,引发了人们对热射病的关注。

什么是热射病?

据苏耿医生介绍,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它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医学上一般将中暑按照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热射病大部分情况下不是突然发生的,在中暑发展成热射病之前,会先经历“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等情况,如果身体出现了轻微的中暑症状,可以先采取一些降温措施,防止进一步发展为热射病。

当中暑的人,发展到“热痉挛”,会感觉到口干、头晕、乏力、恶心,肌肉痉挛抽搐;热衰竭的人往往会出现低热、血压偏低等症状,但是体温不会太高,一般不超过38℃;热射病者,体温会超过38℃,还会出现昏迷,多脏器损伤等症状。

哪些人群更容易出现热射病问题?

有两类人群更容易出现中暑或热射病问题。一类是劳力性热射病,常见于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的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他们往往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另一类是非劳力性热射病,常见于儿童、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他们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总而言之,高温高湿的气候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防止中暑发展为热射病

苏耿医生介绍,对于轻度中暑者,市民可以先自行处理观察,首先要尽快离开高热环境,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大量喝水,有条件的话可以喝些淡盐水,脱掉身上的衣物,用凉水擦身,用扇子、电风扇或空调帮助降温,还可以服用藿香正气丸、十滴水等解暑药。但是若出现了发热、意识不清甚至昏迷,血压偏低等症状,就要赶紧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如果重度中暑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就有可能危及生命。

预防中暑要避免长时间接触高温环境

医生建议,预防中暑关键是要避免长时间接触高温环境,合理使用降温设备和适当补充水分。要保持住处凉爽,这对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尤为重要。白天可以拉上窗帘或百叶窗,防止过多热量进入室内;夜间和清晨气温凉爽时记得开窗换气。

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意室外防晒,也要警惕室内中暑。 医生提醒,中暑不是只有在大太阳下暴晒才会出现的。当空气湿度变大时,空气流通变慢,人体的热量难以散去,即使是室内也会导致中暑。

除此之外,要注意保持身体凉爽,规律补充水分也非常重要,但要避免饮酒或摄入太多糖和咖啡因,多吃蔬菜水果,清淡饮食,少食多餐。

户外运动要做好充分准备

夏日外出时,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外出,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如在中午出去,尽量减少户外逗留时间,多留在阴凉处,可以在银行、商场等有空调的公共建筑中,休息数分钟后再继续户外活动。

夏日进行户外运动时,减少在太阳直射下的户外活动时间,同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外出时穿宽松轻便的服装,避免在阳光下暴晒,做好防晒措施,例如戴帽子、戴太阳镜和使用遮阳伞。

医生特别提醒,炎热夏日必须外出时,尤其要注意不要将儿童或宠物留在停放时封闭的车辆中。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罗颖露
值班编委:郑时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记者探秘湛江文化中心:海韵风华间的艺术殿堂即将启幕
  • 海湾大桥免费通行首周,夏夜经济点亮湛江“浦东”!
  • 大咖云集!电影《钓王》在湛江开机
  • 廉江旅游文化美食周将于7月18日启幕
  • 湛江公安:站好“护学岗”  撑起“平安伞”
  • “海边趣浪”文旅市集亮相金沙湾 五大主题区沉浸式体验滨海“岛民生活”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