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我市两所学校成功获评“全国文明校园”,湛江第一中学跻身其中。
春风化雨,德润心田;文明花开,满园芳菲。湛江第一中学始建于1937年,素有“南路学府”的美誉,1958年晋级为广东省重点中学,2006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7年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校园,凭借其卓越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我市基础教育领域文明创建的标杆。这所文明校园,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文明风尚,书写着立德树人的时代新篇,
2025年1月24日,湛江第一中学开展迎春送祝福活动。 通讯员供图
思想文明建设扎实有效
文明之魂,首在立德。一直以来,学校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和文明校园创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完善文化墙、宣传栏、电子屏、校园广播等的宣教功能。利用每周升旗仪式,组织全校师生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一训三风”。结合“校园感动人物”评选活动,树立道德模范榜样,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党史宣讲比赛、国防宣讲比赛等推进军事课程建设,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2023、2024年该校国旗护卫队参加广东省学校国旗护卫队展示交流活动决赛,分别荣获广东省一等奖和二等奖,2023年该校被认定为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学校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时计划,制订详细的活动方案,做到活动后有反思总结,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节日民俗、经典诵读、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等活动。依托“红五月”体育文化艺术节、传统节日和“学雷锋树新风”等活动,把教育融到学生素质养成的全过程,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在现实场景和亲身体验中“学思践悟新思想”,切实提升了实践育人实效。
学校扎实开展师德教育,不断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湛江一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实践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学校制定完善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健全校本研修制度、激励评价机制,采取和依托课题研究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校园环境建设“内外兼修”
优美的校园环境建设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为此,学校下大力气做好校园环境建设通过校园环境的综合整治,打造了“三园两场一廊”,学校绿化覆盖率接近40%,被评为“广东省绿色校园”,使校园形象更美、校园环境更优、校园品位更高。学校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发扬优良革命传统,借助校史厅、校党史馆等场所,传承“红色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创造性地举办了“名人进校园”系列讲座,邀请了一大批学者、专家为学校特色校园文化注入丰富而新鲜的血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抓好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同有关单位的协调和联系,为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创造条件,实现校园环境建设“内外兼修”。
学校加强安全教育,强化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将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每月开展违禁物品、矛盾纠纷、欺凌事件的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班级每周开展主题班会,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校园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消防安全、防校园欺凌、禁毒等方面的教育,确保学校一片安宁。
文明校园的创建,为教育教学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通过开展“文明校园”活动,学校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师生的行为更加规范,校容校貌进一步改善,学校管理更加科学,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区域辐射力不断增强,湛江一中成为孕育成长与希望的沃土。今后,学校将继续擦亮育人特色品牌,结合我市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推进文明校园建设,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贡献。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